雖然他沒有斗過趙高,但不代表他腦子真的不行,所有的事情在嬴政出現的這一刻,被他串聯成了一條清晰可見的線。
如果嬴政真的沒死,這半年多的時間,他們所做的一切,可以說都在嬴政的眼皮子底下進行。
這其中包括他勾結趙高,矯詔冊立胡亥為太子,賜死扶蘇,陷害蒙恬入獄,獨霸朝堂,勾結唐舉之,轉投公子高奪位等一切有違他這個始皇忠臣的事。
“為什么,為什么要這樣做啊陛下”
即使李斯想通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,卻依舊想不通,嬴政為什么要詐死?
難道就為了看他們這些亂臣賊子的丑惡嘴臉?
難道陛下早就預料到他們會背叛他?
心中越想越后怕的李斯,此刻終于明白,自己原以為能與始皇帝并肩的想法,是多么的可笑。
遇見始皇帝的時候,他可以淋漓盡致的揮灑自己的才華,失去始皇帝的時候,他就像一只無頭蒼蠅,一次又一次的失去最基本的判斷,也使他一次又次的承受非人的羞辱。
“你問朕為什么,朕也想問你為什么,朕從未想過,朕寄予厚望的你們,為什么會背叛朕?”
嬴政目光平靜地看著李斯,一字一句問道。
而聽到嬴政問話,不止李斯心神俱震。
就連一直追隨李斯的姚賈,嬴豐,嬴騰等大臣,都臉色一陣慘白,額頭上的冷汗更是滲出了不少。
一時竟分不清是雨水,還是汗水。
至于那些早已被嬴政復活嚇得瑟瑟發抖的大臣,則紛紛跪伏在地上,牙齒打顫。
一個能坐視自己兒子自相殘殺的帝王,殺起別人來會手軟嗎?
陛下明明還活著,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兒子爭位,導致天下大亂,使問世間能做到如此的帝王,又有幾人?
為了收拾他們這些亂臣賊子值得嗎?
或許在某些人的眼里,不值。
但在嬴政的眼中,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如同他當年第一次掌權,宴請還是秦國人質的燕太子丹時說的話。
那一日,燕太子丹醉酒質問嬴政,為何要攻取韓國,既然韓國已經俯首稱臣,且賠償割地給秦國,為何不撤兵?
那一日,也是嬴政生平第一次喝醉。
因為那是他掌權之后,第一次派兵滅一國。
在酒宴上,嬴政一手舉著酒樽,一手指著天下地圖,道:這天下,從今往后,必然一統,這世間,但凡還有一國,那他就要滅一國。
他要讓大秦,成為天下的統稱,他要讓大秦永世萬載長存。
為了這個目標,他什么都可以舍去。
可是
大秦在統一天下后,嬴政在趙昊的提醒下,逐漸發現了大秦的弊端。
而這些弊端,是大秦數百年積累的頑疾,并非一朝一夕能改變的。
這些年,嬴政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。
直到那次南海之行。
他才明白,除非大秦滅亡,否則永遠都解決不完大秦的弊端。
于是,趙昊為他設計的假死之計,他想也沒想的便答應了。
因為他親手建立的天下,除非他死,否則永遠不可能滅亡。
雖然鬧到現在,大秦依舊沒有滅亡,但經過這一次徹頭徹尾的混亂,已經沒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了。
因為只要解決制造問題的人,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。
這一刻,所有人都明白了嬴政的想法。
他們就好像被嬴政釣魚執法了一般,一個個面如土色。
“好狠!你好狠啊嬴政!”
趙高知道嬴政復活對自己等人意味著什么,不禁歇斯底里的狂吼。(本章完)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