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深吸了一口氣,趙昊朝嬴政微笑拱手,隨即站到嬴政面前,高聲宣布自己的國策政見。
“諸位大臣,本太子今日準備好的國策政見,主要圍繞四個提議,其一,改《三公九卿》制為《三省六部》制。全面擴大官制,讓更多的有才之士,參與國家的管理。
其二,在《三省六部》制中,廢除丞相之位,組建內閣,直接向皇帝負責,由內閣統領六部,每部各轄四司,共二十四司衙門。設立監察司,風聞奏事,監察百官。
其三,明年正旦,大赦天下,輕徭薄賦,著重發展工農業,藏富于民,強國興邦。”
其四,繼續深化改革秦法,全面落實科舉制度,讓天下寒門士子,有報效國家的機會。”
“這”
在場的文武百官,無不被趙昊這一條一條的提議給震驚得呆楞當場。
雖然始皇帝的《罪己詔》,已經讓他們驚嘆這位陛下超越古今的膽魄了,但趙昊說出的這幾條提議,又讓他們覺得,這位太子的膽魄,可一點也不比他父皇小!
這尼瑪.
先不說第三,第四條,就第一,第二這兩條,簡直是全面否定始皇帝之前的國策啊!
這跟謀朝篡位有什么區別?
關鍵是,始皇帝就在他背后,當著始皇帝面謀朝篡位,這尼瑪就離譜!
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一個問題,按趙昊這么搞,他們這些已經擁有《三公九卿》制權力的大臣,肯定是會被分攤權力的。
所以,肯定會有大臣站出來反對。
而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人,還不是別人,是趙昊的老師尉繚。
當然,他站出來反對趙昊,不是給趙昊上眼藥,他屬于鐵鐵的太子黨。
關鍵是,如此大的改革,不應該由他這個太子提出來。
這就相當于,不是皇帝,提前體驗皇帝的權力,乃大不敬之罪。
他不想讓自己的徒弟剛當上太子,就被御史彈劾下獄。
“陛下!臣以為,太子提議改革《三公九卿》制為《三省六部》制,有些不妥!”尉繚沉吟了一下,站出來說道。
他必須提前堵住那群御史的嘴,率先站出來反對,畢竟以趙昊現在的威望,能站出來反對他的人,并不是很多。
然而,還沒等嬴政開口,公子良,扶蘇兩兄弟就率先站出來力挺自己小老弟。
公子良更是慷慨激昂,朝嬴政拱手道:
“父皇,兒臣倒覺得太子改革《三公九卿》制很有必要,因為李斯的胡作非為,讓丞相權力的危害,呈現在了天下人面前,讓天下人苦不堪言,實乃我大秦政治的巨大弊端。而采用《三省六部》制,卻能很好的制約相權,完善中央集權,使皇帝更好的統治四方。”
“不錯!明確分工六部,讓皇帝集權與政令能貫徹到底,乃我大秦之幸。而且,以我大秦目前的疆域,《三公九卿》制所構建的官吏位置,已經遠遠不夠,并不適合當下的大秦。”
扶蘇也在這時站出來附和公子良。
嬴政聽得很認真,很專注,眼睛來回在群臣和三人之間旋轉。
雖然他心中早就認可了《三省六部》制,也曾想要廢除丞相之位,但他還是想聽到不同的聲音,于是他把目光轉向了王翦:“老將軍對此事如何看?”
“回陛下,當初李斯提議施行《三公九卿》制,是因為夏商周三代以來,各國官制都是為快捷入仕而設立的,官制粗糙,且諸多權力模糊不清。再加上當時的官吏主要為戰爭服務,官吏構成也以將軍為主,軍事大于政事,不像我大秦統一天下,為天下服務,軍事與政事齊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