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連最差的王離,也是大將之才。
這樣的豪華陣容,大秦也是看得起自己。
原本大西庇阿在沒有接觸秦軍的時候,還非常的豪氣干云,頗有一種,老子打的就是精銳的既視感。
可后來進攻順天城一戰,他才明白,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多么愚蠢。
即便是面對強敵迦太基,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,他都有反敗為勝的信心。
可是如今,面對四名不弱于他的軍事統帥,他卻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。
拋開那些超越時代的火藥武器,暫且不談,光是秦軍那超越歐洲軍隊的架構和士氣來說,秦軍都是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。
是的,大西庇阿不光研究了王賁幾位將軍,還研究了大秦傳統作戰的強悍。
那種‘赳赳老秦,共赴國難,血不流干,死不休’的戰斗場面,只是簡單的文字,都能反應出,秦軍就是專門為戰斗而生的完美軍隊。
得到這個結論的時候,大西庇阿簡直不敢相信。
世界上怎么會有完美的軍隊呢?
當初縱橫歐亞非的迦太基人,擁有治軍第一才能的漢尼拔,他率領的軍隊也被稱為完美的軍隊,可結果呢,被羅馬還是打敗了。
這說明什么,所謂的完美,根本不存在!
迦太基的缺點,一直都非常明顯,那便是,迦太基人太少了。
為了保證軍隊的數量,漢尼拔必須重用附屬國的軍隊,給他們許以重利。
這種承諾戰爭紅利的做法,在戰爭順利的時候,自然是無往而不利的。
但只要輸了,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了。
所以,漢尼拔的軍隊不完美,就是不完美在這一點。
只要輸一場,就大勢已去,節節敗退。
反觀羅馬軍隊,雖然主要戰力是羅馬軍團,但也不是毫無破綻。
大軍團的構架,能夠完美的發揮羅馬人的協助作戰能力。
可是,附屬軍團的存在,卻極易讓指揮官的命令出現錯誤。
這種附屬軍團,在戰場做的都是最臟最累的活。
雖然勝利之后,依舊能得到不少的獎勵。
但對于那些不想干,只想混的人來說,磨洋工是常態。
當然,對于有志氣的人來說,他們在戰場上也是敢打敢拚的。
不過這樣的人少之又少。
畢竟大多數只是被迫參軍的,貪生怕死之輩。
當年,大西庇阿的父親,在與迦太基的戰爭中,出城探測敵情,結果偶遇迦太基人的隊伍。
就是因為他帶著的人是附屬軍團的人,才被對方嚇得暴露了身份,牽連老西庇阿慘死當場。
而羅馬軍團的這種隱患,并不是針對個人,是一直都有這種隱患。
但大西庇阿對此無能為力。
畢竟這種制度是綜合羅馬目前所有優勢,得到的最合理的制度。
可以說,一個國家的軍隊制度,以及軍事力量,都是由這個國家的國力來決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