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子殿下,很高興能在這里見到您!”
艾斯公爵目送大西庇阿他們離開后,笑著上前向趙昊行禮。
趙昊點頭微笑了一下,道:“我也很高興見到你,艾斯公爵,你為達西亞的穩定,做出了卓越貢獻,我向你致敬!”
聽到這話,艾斯公爵受寵若驚,當即再次向趙昊行禮:“能跟隨大秦的腳步,永遠是達西亞的正確選擇!”
“呵呵.”
趙昊笑了笑,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說,因為他們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。
只有莉莉特,一臉不解的看著趙昊,道:“太子昊剛才,為什么要那么逼迫羅馬執政官啊?難道就不怕羅馬執政官報復嗎?”
“莉莉特女王才坐上王位,還有很多事,需要向你舅舅,艾斯公爵學習啊!”
趙昊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,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,便帶著王離等人,徑直離開了。
是啊!他為什么要讓大西庇阿走向獨裁之路呢?
其實縱觀歐洲大陸超過一千年的時間里,所有小國都籠罩在羅馬的陰影下。
這個最開始只是發際于一個小小城邦的國家,仿佛真的如同天命之子一般,讓世人明白了什么是天命所歸。
可以說,這個國家,幾乎從出生到滅亡,在這長達一千五百年的時間中的前半段,基本都是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。
羅馬的影響力,應當是在與羅馬共和國一脈相承的羅馬帝國時期,達到了頂峰。
尤其是三百年后的安敦尼王朝時期,羅馬的統治,橫跨了歐亞非,是歐洲歷史上惟一一個占據如此大的面積,還能高度統一,繁榮發展的帝國。
但是,羅馬帝國的強大,并非羅馬帝國本身發展的結晶,而是基于羅馬共和國為其前期打下的夯實基礎。
羅馬共和國的歷史,幾乎是一部從未間斷過的戰爭史,或者說,羅馬的強大,是一個通過戰爭,不斷發家的發家史。
剛立國的時候,羅馬人與伊特魯里亞人打。
這場戰爭,持續了一百多年,最終伊特魯里亞人被羅馬人覆滅。
而這場戰爭,也算是羅馬通過戰爭獲得的第一桶金。
不僅其獲得了豐厚的戰爭紅利,比如人口,資源,就連領土都直接翻了一倍。
打完伊特魯里亞人,羅馬并沒有什么休養生息的說法,橫跨便跟高盧人打了一場。
這場戰爭,持續了六十多年。
期間,高盧人一度攻破羅馬人數座城池,差點踏平羅馬人,但最終還是被頑強的羅馬人給擊敗了。
這場戰爭,是羅馬人第一次吃到了敗仗的慘痛教訓,不僅讓羅馬人元氣大傷,還讓羅馬人休整了五十多年。
后來,經過不斷的總結,以及對局勢的分析,他們將陸上霸權,擴大到了海上。
而當時的海上霸權者,是位于地中海的迦太基人。
于是,經過休整五十年的羅馬人,將迦太基人視作了對手。
這一仗,打了一百五十年。
兩次布匿戰爭,羅馬人最終擊潰了迦太基人,取得了祖先夢寐以求的地中海霸權。
在沒有趙昊出現的時空里,羅馬人打敗迦太基人后,便開始馬不停蹄的收拾馬其頓人了。
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,馬其頓人就曾與迦太基結盟,主動對羅馬宣戰。
因為迦太基人的壓力,最終羅馬在與馬其頓的戰爭中,不得不接受對自己不利的和解條約。
對于那次失利,羅馬人一直耿耿于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