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員外安好”朱國祥抱拳問候,態度跟以前一樣,并沒有立即抖擻起來。
白宗望把這當成善意,竹輿落在院中,村民們紛紛問候。
白宗望問道“朱相公可是要搬走”
朱國祥實話實說“等玉米紅薯收獲了再走,還要勞煩老員外多多照拂。”
“應該的。”
白宗望徹底安心,朱國祥愿意繼續留在村中,證明朱家父子打算長期和平相處。他也投桃報李“縣里的盧官人,與俺交情甚好。俺可以幫忙引薦,黑風寨的茶葉,今后一部分拿去榷場,剩下一部分可賣給盧官人。”
朱國祥說道“多謝老員外相助。”
川茶榷禁之后,規定好茶必須官賣,散茶卻允許少量私賣。但私賣也有嚴格限制,只能賣三等以下的茶葉,而且不能賣到本縣以外。
父子倆肯定是要賣私茶的,因為茶馬司盤剝過重,守法的茶場主很容易賠本。
白宗望說道“既然朱相公暫時不走,村學也請先教著,留些時間讓俺另請學究。”
“這是自然。”朱國祥的教材已經編好。
一個村民忍不住問“朱相公過去那邊,明年還能跟你學種田嗎”
朱國祥想了想說“我將種田之法,寫成文章交給老員外,你們跟著老員外學習便可。”
白宗望頓時肅然起敬,讓家仆攙扶自己站起,認認真真作揖道“朱相公仁義,俺這里謝過了”
古代很多獨門技藝,都是秘不外傳的。
朱國祥平時教導農民種田也就罷了,居然還要白紙黑字寫下來,并且慷慨大方的交給白家。
這屬于恩義,白家承了朱國祥的情分。
朱國祥又說道“等玉米和紅薯收獲之后,也留些種子在上白村。耕種之法,我同樣仔細寫下來。”
白宗望忍不住問“那玉米和紅薯,比之粟米芋頭如何”
“有過之而無不及。”朱國祥答道。
白宗望心中嘆息,如果朱國祥所言屬實,他白家又承了一份情啊。
朱國祥繼續說“寫在紙上的,終究不甚明了。這邊種田出了任何差錯,老員外可派人去大明村就是黑風寨尋我。我沒有別的想法,只求普天之下,農民可以多收糧食,人人都能吃飽肚皮。不管是種田之法,還是那玉米紅薯,老員外都可以外傳。越多人知道越好,大家都能有好日子過。”
聽了這話,白宗望徹底服氣,甚至可以說欽佩。
大公無私者,總是能令人景仰。
朱國祥的所言所行,足以稱得上大公無私。
“唉”
白宗望嘆息說“人人都能吃飽,這可難得很。種出的糧食越多,官府征稅就越狠,總能弄出些苛捐雜稅。”
這是大實話。
就拿川陜各路來說,夔州路的茶葉沒有榷禁,那是朝廷給川茶留的一條活路。
結果呢
現在夔州路已經沒人種茶了。
地方官府在夔州路重重設卡,茶商走不了多遠,就會遇到欄頭收稅。這導致夔州茶的商稅,是茶葉本身的好幾倍,茶商們無利可圖,茶農也就跟著倒霉。
甚至連私茶都已絕跡,因為收稅站太多,打通所有關節很難,就算打通了也賺不到錢。
朱國祥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“百姓能多收幾斗糧,終歸是好的,盡人事聽天命啊吧。”
此刻朱銘若是在場,肯定會說“裝,繼續裝,朱院長你演技不錯,已經有我一半的功力了。”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