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銘說道“我在江南去過,那里的私鹽只賣幾文錢。”
“江南能比嗎”劉鵬無語道,“這里賣的都是川鹽,從巴州運過來,一路得翻山越嶺。還有好多巡檢關口要查,不花錢打點沒法通關。”
“原來如此,”朱銘笑道,“那就每斤十五文”
朱銘不是為了壓價,純粹是想打聽私鹽的來路。
現在打聽清楚了,私鹽是從巴中運來的,走的是米倉道,需要翻越米倉山。
川鹽不似淮鹽那么好管控,保不住就在窮鄉僻壤打出一口鹽井。這種鹽井叫做卓筒井,官府根本無法收稅,因此四川的私鹽極為泛濫,直接把晉鹽給擠出漢中的私鹽市場。
朱銘心頭有了計較,今后起兵造反,必須盡快拿下四川。
一來避免被食鹽卡脖子,二來能夠征收大量鹽稅。
談定了私鹽價格,朱銘盛情邀請道“劉兄弟請到寨子里吃酒”
“好說,”劉鵬也因拓展業務心情大爽,招呼身后一群私鹽販子,“朱都頭請吃酒,今天喝個痛快”
這是要長期合作的,朱銘不但招待酒水,還讓人殺了一頭豬,并把幾位甲長叫來作陪。
幾碗酒下肚,田二就吹牛逼道“劉兄弟也看到了,殺虎口可險要得很,張三哥夜里帶人爬山來,嚇得那楊英屁滾尿流村長更是了得,提著一把寶劍,沒得哪個賊人是對手。一劍就砍死一個。以前那寨主楊俊,也是在白村,被村長一劍給捅死的”
“朱都頭端的威風,”劉鵬肅然起敬,“俺敬朱都頭一碗”
朱銘爽快大笑“好說,干了”
這群私鹽販子,勉強可以算是小鹽梟,從大鹽販子那里進貨再轉賣。
朱銘嚴重懷疑,本縣最大的私鹽販子,就是西鄉首富盧官人他都不用親自出面,只需把私鹽運到西鄉縣,自然有劉鵬這樣的負責分銷。
當晚喝得酩酊大醉,劉鵬拍著胸脯說“朱都頭是好漢,今后有甚用得著的,一聲招呼俺便過來幫忙”
“好說,都是好漢,理應互相幫襯,”朱銘笑道,“劉兄弟若有難處,盡管來大明村。”
這種到處跑的鹽販子,今后造反用得著。
昨天,朱銘還在陪提學使批改士子的經義文,今天就跟一群私鹽販子稱兄道弟。
畫風著實有些變換過快
翌日交割,達成第一筆交易,從劉鵬手里買了三百斤鹽。
今后村民要吃鹽,可以到寨子來里買,朱銘也不靠這個賺錢,收點成本費再略有盈余就可以了。
把私鹽販子送走,朱銘對張廣道說“張三哥,別急著出去招攬逃戶。你帶二三十個人,跟我一道進山取東西。那里有老虎,伱是對付老虎的行家。”
天王甲,是該拿回來了。
聊個趣事,老王爸爸的外曾祖父,以前就是私鹽販子。人民軍隊過來解放時,還捐了幾百塊大洋,后來土改也成了開明地主。至于老王爸爸的曾祖父,哈哈,抽鴉片抽到破產,土改時已經是貧農。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