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茶山,一畝的年產量,就能達到兩三百斤,但那得益于科技加成。
把畝與斤都換算成現代單位,唐宋時期的茶山,普遍畝產在150斤以下,極個別的能夠達到180斤。大明村有三百多畝茶山,由于管理得不好,平均畝產僅120斤,全部拿來制作炒茶,每年的產量是三萬多斤。
別看大城市的好茶賣得很貴,那是層層征稅之后的市場價。
茶園主的出廠價要低無數倍,一等茶每斤只賣80多文。就算大明村的茶葉,全都是一等茶,而且一文錢茶稅不交,每年也只能收入2000多貫。
這當然是不可能的,一等茶只是少數,多為二三等茶,每年收入1000多貫就頂天了。
茶稅也不能不交,畢竟朱銘不是土匪,他必須跟老白員外一樣,拿出部分茶葉走茶馬司的程序。西鄉縣的官府好欺負,西鄉縣的茶馬司卻不能無視,惹毛了那些人很麻煩的。
扣除茶稅,扣除運費,扣除生產成本,每年純利潤估計在一千貫以下。
這還是因為炒茶成本更低,要是像老白員外那樣蒸茶,一年有兩三百貫純利潤就頂天了老白員外靠賣私茶才有得賺,如果全走茶馬司出售,百分之百要賠本。因為除了茶息,還有茶園稅,茶園稅也是按產茶比例收取。
“翁翁”
一個少女忽然跑進來,拽著鄭嵐的手臂,不停的搖晃撒嬌“閔家小娘派人來,約俺三月三去踏青。阿娘不讓俺去,俺就要去嘛,就要去嘛”
“好好好,你去你去。”鄭嵐滿臉笑意。
少女開心道“俺還要帶很多好吃的,把李家姐姐也叫。”
鄭嵐點頭說“都叫,讓你兄長陪著,別出了什么意外。”
爺孫倆在那兒說話,父子倆也在私聊。
朱國祥低聲說“這個小姑娘,伱有沒有覺得像哪位明星”
朱銘問“像誰迪麗熱巴,古力娜扎,還是馬爾扎哈”
“什么亂七八糟的,”朱國祥說,“我是說她長得像李麗珍。”
朱銘一臉疑惑“李麗珍是誰,我只聽說過李時珍。”
朱國祥很是無語,畢竟是兩代人,在這方面沒有共同話題,只得科普道“李麗珍是一個香港明星,拍了很多好電影。”
“哦,”朱銘仿佛被打開記憶,“我想起來了,是不是拍了一部榴蓮成熟時”
朱國祥的臉色變黑,他已經聽出來了,兒子就是在拿自己開涮。
“不是榴蓮成熟時嗎”朱銘還在裝,“那一定是櫻桃成熟時,又或者是香蕉成熟時。”
朱國祥不再言語。
朱銘一臉壞笑“朱院長,你肯定看過這部電影,到底是什么水果熟了”
“你可以閉嘴”朱國祥猛瞪兒子一眼。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