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途有個河灣,水流相對平緩,岸邊還有農民種地。
那里建有兩個遞鋪,一個是尋常鋪子,另一個是專門的茶遞鋪。
官船剛剛靠岸,便見兩個兵丁,面無表情的抬著尸體,轟的一聲扔進褒水當中。
“這什么情況”朱銘驚訝道。
白崇彥說“搬茶差役。”
李含章道“川陜各路皆產茶葉,各路都設有茶遞鋪。元豐年間,還是用兵士運茶,每差幾百名鄉兵,一兩年內必然死光逃光。后來改為差役,由百姓輪差搬茶,洋州的茶差尤為繁重。”
令孤許說“沿途的號茶鋪,百姓稱之為納命場。”
李含章又補充道“地方官員,對此深惡痛絕,卻又毫無辦法”
地方官厭惡茶差,是因為他們強征差役,污了自己的名聲不說,且不能從中撈到半毛錢,利潤全都被茶馬司賺走了。
有少數心善的地方官員,不愿意強征民夫做差役,還得自己倒貼錢雇人應差。
“搬茶也犯不著送命吧”朱銘疑惑道。
李含章解釋說“一路把茶運到邊疆,很多地方不能坐船,全靠人力搬抬。若是征不到纖夫,茶差還得岸拉纖。而且負責押茶的官吏,完全不顧差役死活,動輒打罵不說,連口糧都要克扣。十個應差的百姓,能活著回家的只有六七個。就算能活著回家,許多人都要大病一場。”
我草,三四成的死亡率
地方官都沒辦法管,朱銘怎管得了只能暗自嘆息,前往岸邊的遞鋪吃飯。
路過那茶遞鋪時,忽有四人奔來,噗通跪下大喊“都頭,救命啊”
不等朱銘有所反映,一個官差已經提著鞭子,追來怒喝“造反了快快回來搬茶才打死一個,你們都不怕死的”
“都頭救命,俺是你的兵啊”一個茶差不肯回去,連滾帶爬沖向朱銘。
朱銘已經明白是啥情況了,他帶過的弓手,有些被新來的張主簿征召,剩下的全都遭到胥吏報復。每年的各種苦差事,都從那些弓手當中挑選。
“且慢”朱銘連忙制止。
那官差見朱銘是讀書人打扮,立即換一副笑臉“小相公安好。”
朱銘掏出四枚金錢,塞到那官差手里“這四人,曾是我的部下,能否一路優待通融。”
官差看清錢的字樣,發現是金錢之后,頓時笑得更歡“小相公既然發話,俺一定優待,保證他們四個活著回去。”
“你是哪里的官差”朱銘又問。
官差回答“俺是興元府茶馬司的。”
朱銘問道“可曾聽過我朱成功是誰”
官差愣了愣,變得更加恭敬“俺知道,原來是八行士子當面,興元府都曉得閣下從海外帶回仙糧。”
“好生照料我的人。”朱銘拍拍他的肩膀。
“一定。”官差連忙鞠躬。
朱銘又對那四個曾經的弓手說“再有差役,便去黑風寨,等伱們回鄉之后,把這話也告訴別的兄弟。”
“多謝都頭救命”四人瘋狂磕頭。
朱銘能做的,也只有這些,除非當即造反,否則絕對不能得罪茶馬司。
得罪茶馬司,比得罪知府、知州還可怕
求月票。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