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下午,1500名一年級學生,以班級為單位,把改過的姓名報來。
被迫避諱者,足足近百人,多帶有君字、主字、天字、龍字。
朱銘叫來謝倫“把學生名冊重做一份,做好了交給我過目。”
謝倫回去,又叫來學吏“重做一份。”
瑣事都不用自己動手,朱銘靠椅子看書,每天的工作便是這般清閑。
他這兩天,正在讀列子,純粹當看。
三傳、老子、莊子也打算學學,反正屬于太學必修課,可以偶爾站在教室外旁聽。
看書半小時,朱銘離開辦公室,騎著馬兒下班回家。
路過一家官辦煤炭鋪子,卻見店外排起了長龍,好些百姓挑著籮筐來排隊買煤。
什么情況
就算煤炭半價出售,也用不著這樣吧。
朱銘立即下馬,問一個正在排隊的百姓“你們為何都來買炭“
那百姓不認識朱銘,見他穿著官員常服,便回答“炭行罷市了,若不多屯些,今后怕是有錢都沒炭燒。”
朱銘指著官辦煤炭鋪“這不在開門做生意嗎”
那百姓說“官鋪還在賣,私鋪已經關了。聽說外地的運炭船,也不會再來東京,那些炭商全都要罷運。”
朱銘翻身馬,朝著州橋那邊奔去,張家和車家煤鋪果然大門緊閉。
把商人逼得沒活路,那是要集體罷市的。
罷市行動,有行會主導。
宋代的商業行會很牛逼,他們內部制定統一價格,禁止會員隨意降價、打折促銷。也會制定行業規范,會員必須嚴格遵守。
但其真正作用,乃是抱團取暖。
即聯合所有商賈的力量,對抗官府的肆意盤剝。
面對科配攤派,可以跟官府討價還價,盡量減少商人的損失,遇到困難也是大家一起分攤。
比如熙寧六年,東京肉商被盤剝過度,肉行行首徐中正鬧著要罷市,借此獲得與官府談判的勝利。朝廷甚至因此頒布“免行法”,讓各大行會按時交免行錢,今后不必再給官府物資和勞役。
這次童貫率軍征討西夏,同樣引發了長安罷市。
北宋戰爭時期的軍用物資,如果出現短缺情況,由戶部以前是計司調撥現金,再拿錢向地方商人采購。
前些日子,戶部勒令陜西兩路商賈,一律降價40,把各種物資賣給童貫做軍需。
商賈不堪盤剝,長安各行各市,全部停止營業以示抵抗決心。
朱銘彈劾石炭司,只弄倒了幾個小官。
蔡黨把怨氣撒在商賈身,趁機勒令商賈降價,想要把更多炭商逼破產,還不準運煤商再賣煤給私營鋪子。
煤炭鋪的商人,還有外地的運煤商,當然不愿坐以待斃,居然聯合起來罷市。
城內私營煤炭鋪全部歇業,外地的運煤船不再過稅場,把一船船煤炭原封不動運回去。
一般而言,商賈不會選擇罷市。
除非,官府已經把他們逼得活不下去
朱銘看著那些排隊買煤的長龍,心里笑開了花,鬧得越大越好啊,否則自己去哪里進貨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