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多月前,便有官差拿著金花帖子抵達洋州。
準確來說,那兩個東京官差,其實負責整個利州路,只不過進士全在洋州而已。
根據地址遠近,他們先到閔家。
閔子順的父母,得知消息欣喜若狂,一邊讓人開啟大門,一邊派人四處傳訊。
閔家的族老們全來了,閔文蔚也從書院下山。
王家、李家、鄭家,紛紛前來道賀。
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響起,幾個奴仆拎起大錘,把閔子順家的門楣砸爛已經分家了,這一支還是首次中進士,必須趁此機會升級門庭。
兩個官差坐在旁邊,優哉游哉喝茶等待。
等族老和賓客都到齊了,終于把官差引入大門。
里頭已擺好香案,官差拿出金花帖,宣布閔子順的名次。
隨即,閔家人把金花帖放于香案供著,全體對著金花帖行跪拜之禮。
此時此刻,落榜士子們還沒歸鄉,他們要一路等官船官車。報喜的官差,卻是全程加急,搶在落榜士子之前趕到。
校長閔文蔚問道“敢問兩位貴差,利州路中了幾個”
官差笑著說“中了三個,全是洋州的。”
閔文蔚聽了更是歡喜,問道“除了俺家侄兒,還有哪兩位中進士”
官差說道“一個叫朱銘,一個叫白崇彥。”
閔文蔚捋著胡子,往自己臉貼金“都是俺的學生啊,平時學習極為刻苦。”
朱銘在洋州書院住過,所以也算那里的學生閔文蔚是這樣理解的。
官差奉承道“能教出三位進士,老先生肯定是大儒。”
“哈哈,大儒不敢妄言,只是對教學略有心得。”閔文蔚笑得合不攏嘴。
閔家給報喜官差的謝禮極重,兩個官差,每人一只金鋌,每只金鋌大約價值150貫。
官差們把金子收好,高興得開懷大笑。
去江東、江西、福建、淮南、成都報信的同行,那才叫領到了美差。那里的進士數量很多,而且大部分家里都極有錢。
他們兩個跑一趟洋州,只給三位進士家里發金花帖,能收到的禮金實在太少。
楊知州已經升遷了,繼任者是賀知州。
賀知州帶著李通判,還有一干參軍、曹掾,齊刷刷來到閔家道賀。
順便打聽京城的情況。
官差透露道“朱郎君中的是探花郎,被官家欽點為太學正,在東京的名氣可大得很。”
李通判有些不相信“犬子真個沒中”
官差說道“整個利州路,就中了三人。”
“唉”李通判一聲嘆息。
鄭胖子也陪著祖父、父親來道喜,他興奮道“朱大郎是探花”
鄭嵐嘖嘖驚嘆“果真一飛沖天。”
鄭胖子笑道“俺就說大郎厲害得很,定能做相公的。”
鄭嵐嘀咕道“做了相公,怕是看不俺家幼娘。當初就該拉下臉皮,多說些好話,多承諾妝奩,把婚約先定下。唉,哪能料到他一次就考中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