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子倆在亭中閑聊,楊志家中正在拜把子,分別是楊志、李進義、林沖、王雄、花榮、柴進、張青、徐寧、李應、穆橫、關勝、孫立。
他們都是低級軍官,分屬幾支部隊,并不完全認識,這次被選去押送花石綱。
領到相同的差事,很快就熟絡起來,約好一路互相照應。
眾人燒了黃紙,焚香立誓“皇天在,今日俺十二人,結義為兄弟,若遇災厄,各相救援”
拜完把子,皆愁眉苦臉。
他們現在屬于光桿軍官,需要先前往太湖。跟當地官員做交接,然后押著花石綱回京,綱船和民夫都在太湖那邊。
從頭到尾,沒有額外工資,甚至連路費都不給。
雖然沿途可以搭乘官船,但官船并非每天都發。在著急趕路的情況下,偶爾還得自己出路費,盡快乘坐民船南下。
見兄弟們興致不高,楊志說道“且去遇仙正店吃酒,俺來請客”
花榮勸道“城內酒店太貴還是去城外吃酒吧。”
“那便去金明池邊”楊志也有些舍不得。
內城那些酒肆,全都屬于高消費。就拿遇仙正店來說,銀瓶酒七十二文一角,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。
一角酒約有二兩,仰脖子一喝,近百文就沒了。
金明池邊的酒肆,同樣非常高檔,但比內城要便宜得多。
眾人穿城而過,邊走邊聊。
張青問道“聽說楊大哥認得朱探花”
楊志笑道“見過兩回。”
孫立吹牛逼說“朱探花看重楊大哥得很,還說遇到困難,便去濮州投他。”
李應說道“押送花石綱頗擔風險,去年有艘綱船就沉了,負責押送的指使全部刺配河北。楊大哥既跟朱探花認得,不如請他美言幾句,讓俺們兄弟不當這差事。”
“朱探花在濮州,咱怎去求他你這廝盡想些美事。”楊志笑罵道。
他們還不知道朱銘已經調任,說說笑笑沿街而走正好跟出門逛街的朱銘錯過。
今天朱銘回來得急,家里也沒啥準備,父子倆打算出去吃,順便把白崇彥、閔子順叫。
白勝這廝嘴碎,一路給山東來的同伴介紹“前面是鐵屑樓酒店,店主跟伙計全是外邦人。”
楊樸好奇道“酒店咋叫鐵屑樓難不成店主以前是打鐵的”
“俺怎曉得反正就叫這個名字。”白勝說。
朱銘說道“鐵屑是一個外邦古國名。”
鐵屑,即以色列,又譯為鐵薛、跌屑。
那些猶太人經濟實力挺強,竟能在東京內城開酒樓。而且還位于黃金地段,北邊只隔一個坊便是潘樓。
繼續前行,白勝又說“那是鄭家油餅店,俺吃過他家的油餅,味道好得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