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嵐捋胡子說“朝廷命官,是這般忙碌的,你多帶些節禮過去。”
把孫女塞給朱銘做妾,鄭嵐可謂賺大發了。
州縣兩級官員,都對他另眼相看。城里城外的士紳商賈,也比以前更加熱情,就連老百姓對鄭家的觀感都有變化。
甚至這次黃潛善胡亂征稅,都沒對鄭家逼迫太過。
傍晚,朱銘在白村登岸。
他帶著隨從直奔老白員外家,中途碰到有人捧碗在院子里吃飯,朱銘笑著打招呼“這冷的天,白五叔不在屋里吃”
那人愣了愣,隨即欣喜道“朱秀朱相公來了”
屋里的人紛紛跑出,簇擁在朱銘身邊,似乎想沾點官氣,又畏懼官威不敢靠太近。
“朱相公回鄉了”隔壁的村民也出來,很快有人扯開嗓子大喊。
富貴不還鄉,猶如錦衣夜行。
這里雖然不是朱銘的家鄉,但他也體會到此等心情。
越來越多村民聞訊趕來,就連小孩都蹦蹦跳跳為朱銘開道。
朱家父子在村里已成為傳奇,而且越傳越邪乎。每當有女子回娘家,便被問起父子倆的事情,那些稀奇故事便隨之傳到別的村,漸漸又傳到縣城、州城。
甚至有村民說,第一次見到朱家父子,就發現他們身帶著紅光。
還有村民說,親眼目睹朱國祥使用法術,把一塊貧瘠山地變成田,地里的莊稼不施肥就能豐收。
這多少跟宋徽宗征辟有關,但凡沾皇帝,總會變得離奇。若朱國祥不會仙法,怎又能得到皇帝的器重
再結合玉米紅薯的推廣,以及朱國祥所著農書的傳播,加之朱銘一舉考中探花,此類亂七八糟的故事,已經有很多百姓深信不疑。
嚴大婆已搬到江邊居住,坐船回白村非常方便。她去白市頭趕集的時候,經常回村里坐坐,跟以前認識的老姐妹拉家常。
每次回來,都是眾星捧月。
就連大姑娘小媳婦,也拿著針線坐攏來,圍繞嚴大婆打聽八卦,而且全程馬屁連天,樂得嚴大婆合不攏嘴。
“拜見朱相公”白大郎帶著仆人趕來迎接。
朱銘順手遞出家書“這是三郎托我帶回來的。”
白崇文雙手捧過“俺三弟在京城可好”
朱銘笑道“還是老樣子,位卑言輕,勾心斗角,做官做得不甚痛快。我爹常在官家跟前,明年就找個機會,舉薦三郎外放做官。”
白崇文頓時更加恭敬,躬身前行道“皆要仰仗朱大相公美言。三弟次來信,便說他關試沒考過,還是朱相公舉薦才有了差遣。”
“自家兄弟,互相幫忙是應該的,大郎莫要太過見外。”朱銘說道。
白崇文道“還是朱相公念舊,俺心里歡喜得很。”
走到半路,老白員外也來了,是讓家仆背來的,顫顫巍巍落地作揖“草民拜見朱相公”
做了大官,啥都不一樣。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