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元公帶人返回州衙,火速將此事報。
朱銘得知消息,感到非常驚訝。
他當然知道宋代某些地方,有殺人祭鬼的風俗,卻沒料到金州居然還有保留。
因為在官府和儒釋道三教的努力下,到了北宋后期,陜西、漢中、江淮已經禁絕此事。
金州緊挨著漢中,而且盛產藥材,怎還會以人祭鬼
朱銘立即把范準、郭文仲、王甲等本地胥吏叫來。
范準說道“州縣附近,已無此事。山民愚昧篤信鬼神,著實難禁。”
朱銘問道“金州有哪些邪神淫祠”
郭文仲說“信徒最多者,自是五通神無疑,其實就是山魈鬼魅。次之便是蛇仙。其余邪神,難以計數,但傳播不廣,只在一鄉一地祭祀。”
五通神這玩意兒,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國。傳聞供奉五通神,能夠蠱惑婦人,能夠帶來偏財,反正都是些歪門邪道。
即便是思想管理稀松的元代,五通神都屬于朝廷堅決打擊的對象。
至于蛇仙,金州多山,百姓經常進山采藥和打獵,拜了蛇仙就不會被毒蛇咬死。
其余邪神亂七八糟,有可能一個村就有一個神。
幾十年前,劉彝在虔州贛州做太守,那里的邪神崇拜才恐怖,他任期內搗毀三千多家淫巫巫師不建寺廟,把邪神供在家里。
朱銘又問“金州有哪個正神信徒最多”
“藥王。”王甲立即說。
郭文仲說“傳聞唐朝的孫真人,曾在金州南山采藥。金州五縣又盛產藥材,藥商們便聚資興建了藥王廟,此乃金州境內最大的道觀。”
邪神信仰傳播廣泛,除了教化和風俗之外,還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。
老百姓缺少娛樂,而且生活窮困朝不保夕,總得信一點什么。一味的搗毀邪神淫祠,并不能禁絕此事,須得引導他們信正神,甚至信佛都比這玩意兒強。
朱銘把吳懋也叫來“立即撰寫幾份公文。”
“第一份,勒令金州五縣官吏,搗毀一切邪神淫祠。廟產充公,留于縣衙庫房。廟田分與當地百姓。廟祝及廟內修行者,抓捕押付州院大牢。”
廟產充公,是激發縣衙官吏的積極性。
至于邪神廟里的家伙,朱銘要送他們去挖礦,只管飯不給工錢那種
“第二份,就說藥王孫真人,是金州百姓的保護神。生病了吃藥,孫真人最喜歡,必然降下恩澤保佑全家。即便沒錢吃藥,也該向孫真人祈禱,而不是去供奉邪神。供奉邪神的百姓,孫真人就不喜歡他,子孫后代都會有災禍。藥王廟里的道士,讓他們去各縣山村傳教不愿入山傳教者,收回度牒,勒令還俗。”
“第三份公文,勒令金州五縣官吏,嚴查采生折割、殺人祭鬼神者。罪犯家屬,不論男女老幼,不論是否知情,一律移送司理院審判一旦查實,立即抄家。罪犯的田產盡歸檢舉者,另賞錢十貫。罪犯的家宅、店鋪發賣,與浮財一并充公,五成歸縣衙,五成交州衙。”
采生折割、殺人祭鬼,這屬于死刑案。縣衙沒有權力審理,須得移交州院和司理院,因此不必擔心制造冤案胥吏趁機敲詐擾民肯定有。
整頓治安改善民生,移風易俗,這些都是必須做的。
朱銘已經決定在漢中和金州起兵,得好生發展自己的地盤。
教育也不能放松,朱銘說道“再寫嗯,就不必寫公文了。讓胥吏暗中傳播消息,就說今年由知州主持州試,知州最喜歡算學。金州算學校的朱氏算經,便是知州所作。今年的州試,恐要出算學題目。”
吳懋驚訝道“州試怎能考算學”
朱銘笑道“我可以不考,但他們不能不信。”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