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人邊走邊說,不知不覺已過了當初的廢茶山。
更下游的村民要窮困得多,他們是去年才搬來的。主要種豆子和苜蓿,采茶季可以賺點工錢,偶爾也會進山伐木,木材陰干了由村里統一收購。
他們也學會了種蘑菇,但目前還在養菌絲,今年干旱沒啥收成可言。
趙逢吉打量著那些茅屋,說道“蜀中有三大望族,分別是王氏、范氏、宇文氏。”
朱國祥有些驚訝“沒有眉山蘇氏嗎”
趙逢吉解釋道“眉山蘇氏不算望族。”
朱國祥問道“蜀中王氏是什么來頭”
“已故宰相王文恭公的家族。”趙逢吉回答。
王文恭就是王珪,李清照的外公,秦檜的岳外祖父,宰相鄭居中的岳父。
朱國祥疑惑道“王文恭公是蜀中人士”
趙逢吉說道“當然是蜀人,幼年遷居別處的。王氏在五代就已發跡,大宋開國之后,更是連中十榜進士,且多為一、二甲出身。成都府城之南,十余萬畝良田皆屬王氏所有。百余年來,聯姻數十家,姻親也皆為各路大族。”
朱國祥已經不知該怎么評價了。
那可是成都平原的十多萬畝良田,而且還聯姻全國數十家大族。拋開那些大族姻親不說王家在成都本地,恐怕也聯姻了無數家族,關系網根深蒂固極為可怕。
今后若是占領四川,這個王氏不好處理啊。
受自己的傻兒子影響,朱國祥也總在考慮造反之事。
趙逢吉還有一個重要信息沒講,別看王家幾個浪蕩子跳得兇,真正有能力才學的其實隱藏在幕后。對太子趙桓押下重注,便是王家在暗中推動,利用姻親關系結成巨大同盟。
這三十年來,僅王家與鄭家,就已經結成了五對夫妻。
鄭居中這個奸黨出身的宰相,全靠王家的支持,近兩年才迅速成為士林領袖。秦檜后來禍亂南宋,也離不了王家的政治關系網。
蔡京那么牛逼,其瘋狂奪權的時候,曾經追奪王珪的謚號,前兩年又迫于壓力恢復。
朱國祥又問“范氏呢”
趙逢吉說“蜀中范氏,源于兩漢。”
好嘛,王氏發跡于五代這范氏竟能追溯到漢朝。
趙逢吉繼續說道“兩晉之時,范長生為蜀中天師道首領,輔佐流民帥李雄建立了成漢。大宋開國以來,范氏中進士者二十余人,恩蔭為官者數十人。范氏祖宅也在成都府城以南,有數萬畝良田。那里的良田,非王即范。王范兩家,世代姻親。”
這個消息不準確,四川范氏有三支,其中兩支是從外地遷來的。
當然,三支范氏敘了族譜,居然敘出同一個祖宗,那就干脆對外宣稱是一家人。
范氏子弟做官,不像王氏那么顯赫,身居高位者較少,反而出了一大堆翰林學士,而且量產地方官和官學老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