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太白金星的道場,宋代的素靈宮建在西岳華山。
洋州這邊的素靈宮,反而成了陪襯,并不太受朝廷重視。
但它依舊是洋州都道正的駐地,這兩年借著宋徽宗崇道,瘋狂兼并土地。
今年旱災,素靈宮表面賑濟百姓,實則少量施粥、大量借貸。災后以催還高利貸的方式,霸占周邊農民的田土。
朱國祥冒著小雪前往素靈宮,地址就在洋州城的西北邊,坐落于城外一個小山丘上。
“洋州都道正溫至柔都監聶鳳,拜見朱先生”
領頭者有兩人,都是道官身份。他們負責管理洋州三縣的道教事務,平時住在素靈宮里辦公,還要負責祈雨、祭祀等事。
都道正溫至柔,同時還兼任素靈宮的住持。
朱國祥微笑道“二位不必多禮,外面雪大,且進去說話。”
溫至柔矮矮胖胖的,曾前往東京考試,并與其他道士一起,當面參見過宋徽宗本人。
他知道朱國祥有多受寵,全程彎腰不敢站直,引著老朱往里走,順便抱怨道“素靈宮年久失修實在寒酸得很,朱先生提舉素靈宮,總算能好生修繕一番。俺們這里,才是素靈夫人的道場,卻被那華山素靈宮搶了名頭。”
朱國祥先去正殿拜太白金星,果然是豐腴婦人形象,懷里還抱著一把琵琶。
緊接著,他又在宮觀四處轉悠,發現里面有好幾處暫時停工的工地。
溫至柔解釋道“宮中道人日漸增多,原有的寢房不夠用了,小道便籌錢新建一些。”
朱國祥問“有多少道士持道牒那種。”
溫至柔回答“度牒難求,持道牒者,不過五十余人。修道之士有兩百多,算上雜役將近四百。”
“宮田有多少”朱國祥又問。
溫至柔哭窮道“還不到五千畝,實在寒酸得很。正好朱先生來了,還請執奏陛下,免了素靈宮的科差徭役。”
朱國祥疑惑道“不是一直都免的嗎”
“朱先生還不知道”溫至柔說道,“前陣子官家降旨,寺廟宮觀都要收取了。”
“且讓我看看圣旨。”朱國祥說。
溫至柔連忙去把圣旨請來,內容為內外宮觀舍置田,在京不得過五十頃,在外不得過三十頃,不免科差、徭役、支移。雖奉御筆,許執奏不行。
這道圣旨,側面反映了徽宗朝,道觀兼并土地有多嚴重。
嚴重到尊崇道教的宋徽宗,也不得不下旨抑制道觀占地,順便讓道觀也要應雜稅和徭役。
但是,宋徽宗又加了一句話,內外道觀領到圣旨之后,可上奏請求不遵守這道圣旨這是宋徽宗給受寵者留的后門,只要是他喜歡的道士,隨便怎么占田都可以,苛捐雜稅和徭役也不必理會。
“便我不奏請官家你們會應科差徭役嗎”朱國祥問道。
溫至柔尷尬笑道“當然要奉公守法。”
才怪呢,他們平時肯定拖著,反正官吏不敢來收。
頂多遇到災荒年月,知州、通判催得急了,象征性的給一點小錢。
溫至柔連這點小錢都不想給,所以才請求朱國祥,上奏皇帝把科差徭役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