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,不禁司馬光那本書也無所謂,因為大學廣義的注解太繁瑣,顛來倒去的闡述大道理。
而且越解釋越荒謬,比如“格物”,司馬光解為“抵御外物”。“格物致知”到了司馬光那里就是“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”。
他似乎把“格”理解為格擋捍的字面意思是手提盾牌,捍御就是手持盾牌格擋抵御。
物有什么錯
你抵御別人干嘛
李道沖已驚出一身冷汗,大呼道“拿筆墨來”
這玩意兒不禁不行,李道沖甚至都不想著撈錢了,他得為自己的身后名考慮。
依附奸黨做貪官,像他這種小角色,頂多被人罵幾十年。一旦大學章句疏義流行,他就要背負千載罵名
李道沖在給蔡攸的信中,甚至說如果此書不禁,他立即就辭官不干了。
反正錢財已經撈足
張根雖然去聽了朱銘講學,但沒有太當回事兒。
多日之后,他才看到大學章句疏義一書,讀罷與李道沖同樣沉默無語。
他所治兼經并非禮記,因此對大學研究不深。
現在讀到有經有傳有注的終極版,仿佛被人直擊靈魂,發現諸多道理都能解釋得通。
“怎看書看傻了一直坐著不說話。”黃氏笑問。
張根把書遞過去“女兒的妝奩,改為一萬貫吧。取個整數,萬貫之資嫁女,今后也是一樁美談。”
黃氏好奇,很快嘖嘖稱奇“好大的胸懷氣魄”
張根說道“此書吾已不知如何評價。”
不說金州士子,就連官員也在傳抄,并且各自給朋友寫信。
每天都有官吏來拜訪,并非匯報工作,而是請教學問。
以至于,朱銘不得不立下規矩,辦公時間不談學術,有什么事情節假日再說。
朱銘給老爸寄了一份回去,交給閔文蔚幫忙傳播,相信洋州三縣很快就能傳遍。
魏氏兄弟,則謄抄一份寄往鄧城老家,估計鄧城和襄陽也能很快流傳。
東京。
道士王仔昔終于完蛋了。
林靈素串聯太監、道士、官員,不斷地打小報告,并且罪狀句句屬實。
其囂張跋扈行為,便是宋徽宗都覺得過分。但還念及舊情,且王仔昔煉丹有功,于是皇帝下旨將他囚禁在東太一宮。甚至不能說囚禁,只是禁足而已。
林靈素見時機成熟,立即發動第二波攻勢,舉報王仔昔出言不遜。
王仔昔的言行本來就很隨意,動輒打罵太監道士。有時說禿嚕嘴了,還會埋怨皇帝昏庸,不該相信林靈素那個假道士。
出言不遜,大罪也
比毆打太監、殘害百姓、貪污受賄的罪名還大。
于是,王仔昔被下獄論罪,直接死在里頭,獄卒早就被林靈素買通。
從此林靈素一家獨大,成為全天下道士的領袖。
“父親,王仔昔已下獄論死,他煉制的丹藥恐也有假,”蔡攸說道,“其煉丹所用者,乃朱國祥進獻的萬年靈芝。萬年靈芝,會不會也是假的呢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