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琛只當這是氣話,此刻被朱銘提醒,卻覺得毛骨悚然。
若有人帶頭起事,恐怕兩浙真會萬民景從,包括地主和商人都會加入。即便不加入,也會袖手旁觀,或者暗中幫忙。
朱銘又說“遇到民亂,不要往杭州逃,那里是最危險的。”
“在下謹記”錢琛鞠躬作揖。
朱勔就在杭州,亂子真鬧大了,杭州肯定不穩,不知有多少人想弄死朱勔。
歷史上,方臘起義能夠迅速壯大,并非靠著“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”的平等思想來感召民眾。真正起所用的,其實就三個字殺朱勔
大量地主和商人,紛紛加入摩尼教,一來避免自己被起義軍弄死,二來也是想真的殺了朱勔泄憤。有些士紳地主,已經被逼得走投無路,即便方臘不起義,他們也會被朱勔搞得家破人亡。
童貫非常聰明,他率軍南下的過程中,還曉得去調查具體情況。
還沒開戰,童貫就弄明白了,于是以宋徽宗的名義,頒布類似罪己詔的詔書。承諾平定方臘之后,裁撤蘇杭應奉局,徹底罷停花石綱。
此詔一出,瞬間從內部瓦解起義軍,許多士紳商賈開始投靠官兵。
他們哪里猜得到,宋徽宗事后會不認賬
錢琛拜謝告退,他決定聽從朱銘的勸告,在長江北岸的泰興縣購置房產。一旦兩浙鬧起來,立即轉運財貨,帶著族人去泰興縣避難。
錢琛退下之后,劉師仁、屠申二人進來。
朱銘問劉師仁“你多番隨我去冶鐵場,可知我在做什么”
劉師仁回答“能猜得到,只是不敢信。”
朱銘說道“我離開金州之后,伱來總管冶鐵場、木炭場和鍛造作坊。你把賬冊管好,多多跟金州官吏和商賈聯絡。冶鐵鍛造之事,依舊由屠申負責。”
“是”劉師仁拱手。
朱銘又說“我會派人過來操練村勇,若有新到任的官員刁難,能通過官吏解決自是最好,實在不行就動刀子,事后推幾個人出來擔罪潛逃。”
劉師仁更加確信朱銘要干啥,只是依舊覺得不可思議。
他身為朱銘的私人秘書,知道的事情更多,火銃的威力他也親眼目睹。反而是張鏜和李寶,只知道有火炮,還不知道有火銃。
朱銘說道“亂世將近,須早做打算。”
這句話如果說給張鏜、李寶、錢琛三人聽,他們或許會贊同,但不可能感同身受。
劉師仁和屠申則更容易接受,前者是被官府逼得破家逃亡的士紳,后者是被官府逼得破產做強盜的礦主。
現在朱家父子,等于有三處基地。
一是大明村,二是金潭村,三是鐵帽村冶鐵場附近多見鐵帽。
大明村的規模最大,開墾的荒地最多,主產糧食、茶葉、桐油和藤甲。
金潭村次之,主產竹紙,次產糧食。
鐵帽村的耕地面積最小主產鐵器和火器,今后還能制造鐵甲。
三處基地,都會訓練軍隊,對外宣稱是村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