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州,碼頭。
朱國祥、沈有容、張根、黃氏、鄭元儀等人,還有許多官吏士子和百姓,都來到漢江邊送朱銘離開。
鄭元儀還要在金州養胎一兩個月,反正公公婆婆也在這里。
“相公珍重”鄭元儀屈身行禮。
朱銘連忙攙扶“不要亂動,好生歇息。”
“是。”鄭元儀擠出笑容。
張根和黃氏,也在跟女兒話別,說些夫妻和睦的注意事項。
一般來說,嫁妝都由新娘收著,朱銘卻是個厚臉皮,居然點名索要了一樣物品。
他讓張家送來一些鉛做妝奩
口頭說是要運去洋州造鉛活字,其實會截留一部分做鉛彈。
黃氏對女兒說“我已問過了,那鄭氏相識成功于微末,這幾年又輾轉追隨,想必他們感情甚篤。如今又懷了身孕,今后寵愛更甚。你與她相處,要掌握一個度,如此才能妻妾和諧。”
“女兒省得。”張錦屏道。
黃氏又說“大婦要有胸襟度量,也要有治內手段,以前教你的可還記得”
張錦屏道“女兒記得。”
母女倆訴說一番,船只即將啟程。
張錦屏走到鄭元儀面前,拉著她的手說“妹妹保重,多多注意身體。”
鄭元儀連忙行禮“姐姐也多保重。”
婚禮的次日,張錦屏去拜舅姑之后,就已經跟鄭元儀正式見面。妻妾二人還互贈見面禮,張錦屏送了一支金步搖,鄭元儀送了一支金簪。
朱銘逐一跟親友道別,又朝眾人拱手“諸君保重”
“恭送太守”金州官吏和士紳商賈,齊刷刷作揖送行。
就連糧商都來送別,雖然災荒之時,朱銘不準隨意漲價,每次漲價都得開會討論。但相比起直接征糧救災的做法,朱銘已經非常給面子了。
換作別的官員,他們會損失更大,畢竟金州沒啥大糧商。就算囤積居奇也賺不到幾個,反而極可能被官吏勒索敲詐。
商賈們都舍不得朱銘走,因為朱太守離開之后,各縣市鎮必定重建私欄,今后的生意更不好做。
朱銘登上船只,朝著岸邊揮手。
忽有百姓下跪,隨即跪成一片。
有的百姓,是給民意箱投了信件,朱銘勒令司理院為他們伸冤。有的百姓是旱災時得到官府救濟,專程從郊外趕來給太守送別。
還有許多百姓,純粹是覺得朱太守很好,災荒時節壓了糧價讓他們好過。
張錦屏看著烏壓壓下跪的人群,又扭頭看向丈夫,臉上露出與有榮焉的微笑。
船行至大明村時,朱銘留下住了一日,帶著張錦屏拜見嚴大婆。至洋州城時,又在鄭家逗留一日,談及鄭元儀懷孕的事情。
過興元府之后,一路舟車,翻山越嶺。
許多時候只能步行,張錦屏走得腿腳發軟,直至腳板心都起了水泡,終于不再堅持,雇傭當地山民抬滑竿走。
個別棧道區域,滑竿也不坐,只能麻著膽子自己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