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過十里的肥沃谷地,能夠養活太多蠻夷,就算不征召山里的部落,補蘇也能快速聚集五六千青壯。
加上驃里帶來的1500精銳,羅羅籠的蠻兵超過七千。
但是,兵器不足
這里其實鐵礦資源豐富,但很多藏在大山里沒被發現。
而且邛部川蠻的開采和冶煉技術,也相對比較原始,每年能打造的鐵器很少。
煉出來的還都是生鐵,需要反復鍛打才能做兵器。
眼下這七千多蠻兵,擁有鐵制兵器的不足四千,有不少只在木棍上安個鐵矛尖。剩下三千多蠻兵,還在使用骨矛和石矛
其自制的土弓,鐵箭頭也不多。
補蘇和驃里兩人,指揮部眾在河岸構筑工事。老弱婦孺加起來有一萬多人,用石頭和泥土壘筑矮墻,可以防止漢兵輕松過河。
朱銘上次來就查看過地形,選擇在正北方過河。
那里是一條小河,最寬處不到八米,最窄處只有五六米。
也可以繞路,從南邊偷渡殺出。
但沒必要
蠻夷的防御重點,也是這一條小河,在河邊壘筑了好長一段矮墻。
朱銘用望遠鏡觀察一陣,下令道“退后一里靠山扎營,多多砍樹制作平夷砲,明日開始渡河進攻”
之前攻打沿河村寨,有些平夷砲已經損毀,畢竟不是啥精心制作的玩意兒。但只是零部件斷裂,可以迅速補充。
現在還要多造,是朱銘打算在這里決戰,等著苴猛率領大軍過來。
隨即,朱銘又叫來關勝“伱率領十個小隊繞去小河上游,過河之后藏在山中。等明日作戰時,再從村寨后方下山。如果山上有敵人,數量少就滅掉,數量多就回來。”
朱銘這里在布置,蠻夷那邊已經吵起來。
驃里說道“漢兵剛剛來,還不熟悉地形。我們夜里可以去偷襲,把漢兵的營寨燒了,說不定能把他們全部擊潰。”
補蘇卻說“村寨三面都是河,一邊還靠著山,又有許多籠堡。我們不要去冒險,只需堅守幾天,都大鬼主就帶著援軍過來了。”
“漢人也有援軍,聽說足足十萬,”驃里說道,“對面的漢兵不多,我們應該抓住機會,把這些漢人的先鋒都吃掉”
補蘇說道“要去你去,我的兵不會動。”
“我去就我去”驃里看不起這個叔叔,認為叔叔不會打仗。
補蘇當然會打仗,但他的關注點,不在于是否打贏漢兵,而是要盡量保存自身實力。
關勝帶著一百多精銳,從西北邊繞行埋伏。
驃里帶著八百蠻兵,從東南方渡河繞行,打算去朱銘那邊劫營。
兩人不會撞上,因為出兵方向完全相反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