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雪封路前,林攄總算全程坐船趕回東京。
他本身就是起居郎,可以自己見皇帝,而且還有童貫幫忙,輕輕松松就跟宋徽宗碰面。
“黎州諸蠻皆來朝貢”宋徽宗瞬間有了精神。
林攄添油加醋道“黎州諸蠻桀驁不馴,還陰通大理國,私下接受大理國冊封。尤其是那邛部川蠻,多番劫掠漢民,搶劫諸部互市財貨。臣奉命巡視黎州,得知諸蠻欺君罔上,便勒令黎州太守宇文常、漢源知縣朱銘發兵懲戒”
“臣斗膽扣下茶馬司財物,去嘉州買來糧草,又讓成都府路發來糧食。仰仗官家天威,一路勢如破竹。到得新安城外,臣親自到城下勸降,力陳君臣大義,又兼重兵包圍,百蠻都大鬼主苴猛悔不當初,只得開城出降”
“臣在新安城,代天子會盟諸蠻。百蠻震懾,畏服天恩,遂攜犀角、象牙等物,悉數隨臣進京朝貢,只求能當面沐浴官家之盛德。”
“自太宗皇帝之后,黎州諸蠻總有人不來朝貢。百蠻進京之盛況,已有百二十年不復重現。今百蠻皆來,官家之武功,直追太宗也”
宋徽宗聞言愈發開心,他喜歡聽那句武功直追太宗,贊賞道“不料卿也知兵事,又兼智勇雙全,殊為難得。朕欲聯金攻遼,卿又為樞密院都承旨,還去過遼國熟悉敵情。現擢卿為同簽樞密院事,協助童貫那廝籌備攻遼事務。”
“謝陛下”林攄狂喜。
同簽樞密院事可理解為排名最靠后的副樞密使。
以前沒有這個官職,三年前專為童貫所設。童貫干了三個月就升官,這個職務又作廢了。
現在林攄撈到此職,不免生出許多幻想,皇帝這是把他當童貫培養啊。
其實,黎州大捷只是一個契機。
林攄早就在宋徽宗那里掛了號,因為傳臚唱名念錯字,每次升官都被翻舊賬,不得不扔去地方做知州。
反反復復如此,宋徽宗覺得林攄挺可憐,這次正好趁機提拔上來。
宋徽宗又問“諸蠻使者何在”
林攄回答“已安置妥當,只等面圣了。”
宋徽宗也不著急“讓他們等著,開春之后再說。”
每年春天,元宵節之前,都有番邦使者朝貢,皇帝還要舉行大朝會,接著又要搞盛大的御射活動。
御射之時,宋國的文武官員,都可以報名參加。如果能在射箭活動中,贏了諸多藩國使者,必然重重賞賜,輕輕松松就能升官。
黎州太無聊,朱銘只能讀書講學混日子,同時引導對熟夷的編戶齊民。
朱國祥也沒閑著,他改進宋朝的拉絲技術。使用齒輪杠桿來省力,將一次只能拉一根鐵絲,改為同時拉四根鐵絲,是為“四孔拉絲”技術。
不但拉出的鐵絲更多,而且更節省人工。
朱國祥開始招募工匠,悄悄打造鏈甲。偶爾也走私賣出去幾副,這玩意兒價錢昂貴,賣幾副就能維持小作坊運轉。
冬去春來,正式進入宣和二年。
呼延慶終于被完顏阿骨打放回來,請求宋徽宗把圣旨改為國書,重新派遣使節團去跟金國結盟。
宋徽宗鬧了個大烏龍,只能接受金國皇帝不是自己臣子的現實。他不但重寫國書,而且親自執筆,讓使節團帶去金國。
半路上,趙良嗣請求查看國書,呼延慶便小心翼翼拿出來。
看完之后,趙良嗣傻了“聯金攻遼,大宋怎只要燕京所并管州城”
呼延慶問道“有何不妥”
趙良嗣解釋說“官家的御筆,等于只索要燕京路七州。如果按照國書所寫,剩下的云、寰、應、朔、媯、儒、新、武等州,就算我大宋自己打下來,也得移交給金國,從今以后便是金國領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