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北上進攻寧國,一路南下進攻衢州,方臘親率主力東征杭州。
富陽、余杭兩縣相繼告破,方臘大軍很快包圍杭州城。
兩浙路轉運使王復、轉運副使錢德輿、提刑使張苑、知府趙霆、通判李道沖一眾官員,畏戰先逃。
朱勔自然跑得更快
張苑在方臘起事之初,就已稟報朝廷,請求調兵鎮壓。而且發的是加急文書,很快就送到東京,換來的卻是朝廷斥責,王黼責怪他“張皇生事”。
嗯,奸黨還在掩蓋民亂,不想讓皇帝知道。
直至睦州陷落,才終于壓不住消息,目前正在調動京畿及周邊兵馬。
李道沖先是逃到崇德,繼而又逃去秀州嘉興。他欲哭無淚,在杭州撈了不少錢,現在全扔給反賊了,還特么不如留在金州跟朱銘共事呢。
制置使陳建、廉訪使趙約,這兩人沒有逃跑,留在杭州組織軍民守城。
方臘大軍圍城當日,杭州城內有人造反,里應外合之下,陳建、趙約皆死于亂軍。
方臘進城,發布第一個命令“把蔡京老賊的祖墳刨了”
從歙州淪陷,到杭州淪陷,前后居然不到十天,中途還破了幾座縣城。幾乎沒咋打仗,義軍全程都在趕路,順便接收城池而已。
與此同時,各路義軍,紛紛起兵響應。
如蘇州石生、歸安陸行兒、蘭溪朱言和吳邦、仙居呂師囊、剡縣仇道人、方巖山陳十四等,各自殺官陷城投靠方臘。
歷史上,方臘起義極盛之時,最北只打到廣德和嘉興。
這個時空,卻是攻占廣德軍、湖州和秀州全境。又占領了蘇州、昆山,在進軍無錫和常熟的時候,童貫終于帶著官兵前來征討。
至于南路大軍,已經打到溫州城外。
方臘現在占據九州六十三縣。
但起義軍有致命缺陷由于發展太快,沒怎么打過惡仗,戰斗力并未提升多少,且兵甲器械嚴重不足。
也沒一個清晰的戰略規劃,打到哪兒算哪兒,反正到處是城池等著他們去占。
朝廷地方部隊,以及大量官員和難民,逃到無錫、常熟二地,死守這里不好攻打。方臘居然真就不打了,沒有一鼓作氣殺到長江,而是親率主力去南邊擴張。
大哥,你這是在造反啊,哪有遇到困難就避開的
童貫帶兵南下,發現長江天險還在,頓時長舒了一口氣,兵分兩路開始征討義軍。
離京之時,宋徽宗給了童貫許多空白圣旨,皆蓋有皇帝大印隨他怎么填。
童貫先是招安,希望方臘投降。
招安失敗,童貫幫宋徽宗下“罪己詔”,認真檢討了皇帝的過失,并宣布廢除應奉局、停止花石綱。
人心就此安定,百姓都等著滅了方臘,然后安安穩穩過日子。
西路官軍,劉鎮、楊可世圍攻建平郎溪,五日即收復。三萬義軍從廣德北上救援,中途跟官軍交戰。
兵甲不足、缺乏訓練、號令都不統一的義軍,遇到兵甲精良、編制完備的官軍,幾乎是一觸即潰。
廣德軍全境很快收復,劉鎮率軍攻打長興,楊可世率軍過梅溪鎮,二人打算兩路夾擊湖州城。
僅半月時間,湖州全境收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