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性太極,情陰陽。飽腹與繁衍,便如太極,不分陰陽,不辨好壞。吃吃喝喝,娶妻生子,人之常情,也是天理。每餐必大魚大肉、鋪張浪費,見到美人就非要娶回家,甚至覬覦別人的嬌妻美妾,這是惡情,也是人欲。”
呂渭冥思苦想,已經不知道該怎么接話,因為孟子自己就沒講明白。
朱銘對學生們說“孔子只說性相近、習相遠,并未談論人性善惡。荀子說性惡,孟子說性善,其實都一樣。荀子的本意是去惡,孟子的本意是向善,殊途同歸而已。我幾年前寫了一片蒙文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。這是引導孩童向善,但真要治學,人性是很難講清楚的。”
呂渭還在默誦孟子告子全篇,試圖找出性善論的確切證據。
朱銘卻站起來“今天便來講講水性為何就下。可有人看過道用策物理篇請舉手。”
瞬間就有十多人舉手。
“很好,”朱銘贊許點頭,“就下不是水性,萬物皆如此。便是飛鳥,不振翅的時候也會往下落。大地仿佛磁石,吸引萬事萬物,不妨叫它萬有引力。因此,就下不是水性,而是萬物體現出來的通性。假使有一天,大地不再吸引萬物,這就下的通性便沒有了。”
“水、油、水銀、鐵水、金水這些可以流動的物體,姑且稱它們為液體。它們往低處流,是因為萬有引力。它們的共性不是就下,而是可以流動。”
“水受熱蒸騰為水汽,水受冷凝結為堅冰。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推測,萬物是否會有三種狀態冰是固態,水是液態,水汽是氣態。”
“大膽推測,還要小心求證。鐵是固態,加熱可為液態鐵水,再加熱是否蒸騰為鐵汽可惜,以現有的冶煉爐,還沒那么高的溫度。而水銀加熱,也會沸騰,也會變成水銀汽。那讓水銀足夠受冷,是否能變成固態水銀呢”
“不論如何,我們可以知道,水有三種狀態。鐵已經有固態和液態,而水銀有液態和氣態”
呂渭已經給整迷糊了,不是在討論性善性惡嗎怎么跑去扯這些內容
朱銘還在繼續講課“說了許多,我們可以得出結論,水之就下,并非水性。連水性都不是,更不可能拿來比人性。水往低處流,是各種液體的共性。水性是什么呢是可以凝結為冰,是可蒸騰為水汽。家父做了溫度計,將水凝結為冰的溫度稱為凝結點,將水沸騰為水汽的溫度稱為沸點”
呂渭實在忍不住了,打斷道“閣下在學堂里講這些,到底有什么用”
朱銘說道“百姓日用即為道,蒸饅頭不就是這個道理嗎人人都曉得怎樣蒸饅頭,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我等士子,難道也要渾渾噩噩,不去發現探析其中道理再說水結為冰,古代澆水筑冰墻的戰例還少嗎若是前線大將,帶著一個溫度計上戰場,又得知水的凝固點,便可曉得何時能夠澆水筑城”
呂渭還想再說什么,卻又不知從哪里入手。
朱銘說道“我借給閣下幾本書,若是想要論戰,先把我的書看完再說。哪里寫得不對,盡管指出來”
呂渭是不怎么合群的,偏向于實干派,平時連個通信好友也無,對京城發生的事情知之甚少。
邸報內容非常簡略,如果不多方了解,就算看了也搞不清楚。
比如朱銘編管桂州,只會這樣寫承務郎、知漢源縣事朱銘,除名勒停,編管桂州。以妄議朝政故。
到底發生了什么,地方官員怎么知道
舉薦呂渭做廣西常平使之人,是他的同鄉,還帶著點親戚關系。只提醒呂渭來了桂州,要多多看管朱銘,防備此人橫生事端,卻根本不把事情給講明白。
朱銘拿出道用策、大學章句疏義和中庸章句疏義,呂渭倒是知道前兩本書,邸報里明明白白給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