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犯法的行為,是朱國祥在隱匿人口土地
“這秧苗育得很好想來今年可以豐收。”曹藻站在田埂上對幾個正在插秧的農民說。
沒人理他,都在勞作。
而且干勁十足,因為跟著朱相公混,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頭。
朱相公是大好人,這已經成為四里八鄉的共識。甚至有人不堪官府盤剝,拖家帶口走幾十里來投奔,都被安排去山谷深處開荒。
曹藻繼續往里走,多次找人攀談,但都問不出啥結果。
村民們現在很忌諱陌生人,害怕官府追查過來,自己的好日子就到頭了。
復行兩三里,曹藻看到大片居民區。
那里是造紙場所在,規模擴大許多。一半以上的造紙工人,來自洋州城內外,朱國祥大量招聘破產市民。
“客人是來買紙的”副村長劉師道,突然出現在曹藻身后。
曹藻微笑道“我是路過洋州的客商,聽聞洋州筼筜紙大名,特意過來看看。”
劉師道又問“貴客以前做什么生意”
曹藻瞎編道“販運香料、藥材之類,返程時船不走空,什么貨都會收一些。”
劉師道再問“去年漢中風調雨順,草藥也長得好,貴客這是來對了。今春的柴胡,什么價錢收購”
曹藻哪里答得上來,隨便說了個價格,劉師道呵呵笑兩聲。
曹藻又說要去看筼筜紙,確定是否要購買,劉師道全程陪同,最后自然沒談成生意。
亂七八糟扯一堆,曹藻問前方一棟兩層建筑“那里是客棧”
“不是,”劉師道回答,“那里是朱相公的觀景樓。”
曹藻說“正欲拜見朱相公。”
劉師道說“朱相公不在村里。”
曹藻卻往兩層建筑走去,瞟到里面有大堂和柜臺,劉師道卻堵住不讓他進入,甚至不讓他繼續往前面走。
曹藻只得作罷,一臉陰沉離開金潭村。
那里確實不是客棧,但也有幾間客房,為買紙的商賈住宿。
側方另開一個店面,是本村的非法鹽店。
不但金潭村的村民到此處買鹽,就連隔壁村也到這里買鹽。朱國祥和私鹽販子長期合作,已經成了私鹽零售商。
曹藻有足夠的理由憤怒,但又對此無可奈何。
朱國祥這算啥
跟朱勔比起來,小巫見大巫而已。朱勔父子占地數十萬畝,蓄養私兵一千多人,地方官員還不是只當沒看見。
朱銘被除名編管,朱國祥也沒那么受寵,但畢竟是在皇帝那里掛了號的。
曹藻決定再去大明村看看,如果實在太離譜,他會直接給自己的伯樂寫信,由伯樂轉交給王黼。彈劾朱國祥霸占民田,隱匿土地,私蓄人口
對了,聽說朱家還參與走私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