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錦屏已快臨產,沒有什么喜悅之情,反而整日憂心忡忡。
她感覺不對勁,公公有可能要造反
“姐姐今日怎不出去散步”鄭元儀問道,懷里還抱著個孩子。
孩子叫朱康,是朱銘的長子。
名字取得很隨意,金州懷上的,那里屬安康郡。
張錦屏勉強笑了笑,由侍女攙扶著,挺著大肚子往外走。
在院子里溜達一圈,張錦屏朝另一處院落張望,終究還是忍著沒有過去。
一切等孩子生下來再說。
文小妹卻沒忍住,此刻把朱國祥堵在書房“相公練兵作甚”
朱國祥笑道“當然是防備賊寇。”
文小妹道“防備賊寇一兩百村勇足以,用得著抽調恁多村民前兩日趕集,我去街上閑逛,聽到一些婦人聊天,都在談家里男人操練的事情。我一共問了十個婦人,有八人的兒子或丈夫在當兵。”
“唉”
朱國祥一聲嘆息“小妹以為我要作甚”
文小妹沉默半晌,抬頭問道“起兵造反”
朱國祥反問“怎會這樣想”
文小妹說“除了造反,我實在想不出別的,需要抽調鄉里大部分青壯去操練。而且不是操練一月兩月,已經操練了好幾個月。”
朱國祥也不知怎么解釋,只能敷衍道“明年或者后年,小妹便曉得我父子要做什么。”
文小妹問“與大郎商量好的”
朱國祥點頭“對。”
“真不是要造反”文小妹還是放心不下。
朱國祥說道“亂世將至,須早做準備。小妹讀過史嗎”
文小妹道“只讀過史記。”
朱國祥道“把后漢書、隋書、唐書這些都讀讀,便知大宋天下要大亂了。”
其實,這些史書朱國祥也沒讀過,他的歷史知識停留在中學教科書階段。
朱國祥好不容易把小妾敷衍過去,出門登船前往金州。
楊志正在金州鐵帽村練兵,整好200人的部隊。這里底子薄,村民數量不多,招募兩百人訓練已是極限,否則就要影響冶鐵場的生產。
鐵帽村不用藤甲,自小隊長以上,軍官皆著札甲。
札甲形制,是宋代步人甲的簡配版。
至于為啥要減配,是因為前期多在四川作戰。動輒五六十斤的步人甲,實在不利于山區活動,必須減輕重量以保證靈活性。
而普通士兵,在宋代顯得很奢侈,配備清一色鏈甲由于數量不夠,還未全部列裝,正在加緊打造當中。
“操練得如何了”朱國祥問。
楊志頗為興奮“朱相公編的練兵書,果真神異得很,比禁軍的法子更好。”
朱國祥道“他紙上談兵,肯定有所疏漏,你們練兵打仗的時候,遇到不妥的地方可以修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