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鏜的祖宗張詠,兩度治蜀,剿撫并用,整頓吏治,改善民生,四川這才真正安定下來。
但從此之后,大宋朝廷一直緊盯著四川。
北方的廂軍,可以把兵器帶回家。
東南的廂軍,雖然在操練之后,需要把兵甲歸庫,但至少用真兵器訓練。
唯獨四川的廂軍挨著蠻夷的州縣除外,即便是日常操練,也必須用木槍、木刀。
極有可能,伱在四川當一輩子兵,到死都沒見過真兵器
民間兵器也管控極嚴,曾有大臣建言,禁止川中百姓使用樸刀。這玩意兒想要禁絕,就得把柴刀、鐮刀全部禁了,幸好皇帝智商在線沒有同意。
黃概火速召集廂軍,又讓各州縣征募鄉兵。
他手下的主力,就是那些用木刀木槍訓練的廂軍士卒
漢中。
褒城縣最先被攻克屠申離城還有十余里,縣令就率先棄城跑路,帶著親隨和財貨從褒斜道而走。
徐敷言安排在那里的守軍,眼見當官的都跑了,干脆利落的舉城投降。
西縣稍微費了些功夫,縣令居然非常硬氣,親自登城參與防守。又讓城中富戶攤派錢糧,給守城軍民發賞鼓勁,一時間搞得士氣高昂起來。
李進義讓士卒抬著小船,護送弓箭手到城下。
他采用石元公的計策,寫了幾十封離間勸降信,從各個角度射到城里,信中故意提到幾個富商的名字。
于是氣氛有些緊張,縣令主動召集富商談話,說自己絕對不會中離間計,暗地里卻派人監視那些富商的住宅。
富商們被架在火上烤,還遭縣令攤派錢糧,又擔憂賊寇破城。
緊接著,李進義又去射箭投書,讓城中富商舉火為號。
西縣縣令終于繃不住了,下令把幾個富商連帶嫡子,全部抓起來軟禁在縣衙。并對富商的家屬說,擊退賊兵就立即放人,若有異動便格殺勿論。
李進義苦等幾日,城中毫無異動,于是下令撤兵。
一撤三十里,都快撤到興元府城了。
西縣縣令派人打探,發現賊兵真的已退,終于放下心來。他叮囑將士輪番守城不要有任何松懈,自己則回縣衙好生休息。
這位縣令挺不容易的,一直精神緊繃,連睡覺都在城頭,如今總算能夠歇歇。
而那些守城的軍民,雖然得到命令輪番值守,卻全都放松警惕趁機偷懶,他們這些天同樣緊張壞了。
三十里外。
李進義讓雜兵看守輜重,對僅有的二百精兵說“放下藤甲、狼銑和盾牌,帶上竹飛梯,今夜隨我殺回去”
船上的輜重被搬下來,二百精兵連夜坐船奔襲。
黎明時分回到西縣城外,害怕劃水聲弄出動靜,提前兩三里就下船步行。
他們抬著竹飛梯,搭在城墻往上爬。竹飛梯中間有一根大竹,橫向為小竹,呈“豐”字型,非常輕便,適合在較矮的城墻使用。
“殺”
李進義率先跳上墻頭,挺槍刺死一個正在睡覺的守軍。
喊殺聲響起,其余守軍被驚醒,第一反應不是作戰,而是驚慌大叫著逃跑。
西縣拿下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