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未聞弒君,聞誅一夫紂也”朱銘直接打斷。
符行中只能把“弒君”二字去掉,而且改變策略“自古謀反之人,無不聲名狼藉,背上千古罵名。而那忠臣良相,生前福澤百姓,死后青史留名。以閣下之才能,何不做良相呢照樣能救濟百姓,還能忠義兩全留下美名。閣下可打出清君側的旗號,逼迫皇帝退位。不論勝敗如何,只要能活下來,太子登基必然重用”
朱銘問道“且不說劉邦項羽,只論那陳勝吳廣,他們可是反賊,可曾背了千古罵名我便做不得劉邦做陳勝吳廣也是好的,必有后來者推翻暴政”
符行中說“秦始皇千古暴君,當今天子就算再昏庸,也萬萬不能跟始皇帝比。”
朱銘譏諷道“確實不能比。始皇帝橫掃六合,書同文,車同軌,禍在當時,利在千秋。他趙佶何德何能,可與始皇帝相提并論”
聽聞此言,符行中哭笑不得,還特么真不能比。
朱銘又說“閣下勸我做忠臣良相,且問閣下,舒王可算得忠臣良相”
“舒王厲行變法,富國強兵,自然算得忠臣良相。”符行中說。
朱銘說道“我有自知之明,無論才德,都不能跟舒王相比。舒王做不成的事,難道我還能辦成變法強國,已不可能,還是造反簡單些。”
符行中疑惑道“造反比變法簡單”
朱銘說道“大宋積弊已深,難以破舊立新。鼎顛趾,利出否。這大宋的九鼎,我不問其輕重,只想把它倒過來抖抖灰塵。不破不立“
符行中苦笑“不破不立,第一次聽人這樣解鼎卦。著實受教了。”
正所謂“鼎革”,鼎卦講的便是革新。
鼎卦的第一爻,便是鼎顛趾,利出否。
即把大鼎顛倒過來,有利于清除里面的渣滓。
朱銘指著北方“如今的局面,是鼎卦九二,很快就要到九三、九四了。十年之內,必至六五與上九”
“彩,妙哉”石元公拍手喝彩。
符行中驚得差點跳起來“鼎卦不是那般解的,否則豈非勸人造反”
朱銘說道“鼎都倒過來了,主客還能不易位”
白祺坐在旁邊聽不懂,因為他暫時沒學過易經。
鼎卦的九二,鼎里裝滿食物,對君主是有利的。
九三,鼎耳壞了,難以移動,君主沒有膏腴雞肉可吃。
九四,鼎足折斷,王公的美食打翻,濺得滿身污穢很難看。
六五,給鼎換上新耳朵,金燦燦的真特么漂亮。大吉,無往不利。
上九,給鼎鑲上美玉,更特么漂亮。大吉,無往不利。
傳統的解法,鼎卦六爻都以君王為主,代表一種自上而下的革新。
朱銘硬要說最后兩爻,已經主客易位,新耳和美玉都是建立新朝之后的成就。
朱銘起身拍拍符行中的肩膀“大宋是否到了不破不立的境地,你心里清楚得很,回去好好讀易經吧。其實換個角度,易經也是可以解的。明日就要攻城,官兵今晚若還不敢來劫營,說明城中已然徹底沒了斗志。”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