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州那邊,不戰而降。
文州跟黎州差不多整個州就一個縣,周邊地界全是蠻夷。
而且只能與利州聯絡,其余方向全是大山。
不投降還能咋地逃進山里陪羌人逗悶子嗎
卻說鄧春、李進義率領五千精銳,在石元公的帶路下,經葭萌關來到葭萌縣城。
在城外略作休整,又召集一些背糧民夫進山之后有用,便繼續往南進發。
士卒沿江走陸路,船只運著糧食相隨。
一直來到后世江口鎮的所在,終于遇到寨堡阻攔。
石元公微笑道“此寨守將,俺熟得很,是廂軍所隸巡檢,俺還送過他一些筼筜紙。”
鄧春說道“石先生走的地方多,俺也陪石先生走過一些蜀道。”
石元公不知何時弄來一把羽扇,搖著扇子踱步上山,獨自朝著寨堡而去。
一個經常收取好處費,悄悄放走私商人過境的家伙,對大宋朝廷能有幾分忠誠
就連小兵都認得石元公,熱情萬分的請他進寨。
石元公握著羽扇抱拳“唐巡檢,好久不見。”
唐巡檢咋舌道“石先生做得好大事”
石元公道“我既帶兵來此,自是義軍已據利州,唐巡檢還要螳臂當車嗎”
唐巡檢說“正欲投效朱相公,只是苦于沒有門路。”
“此事易耳,”石元公說道,“把兵留下,你帶著幾個心腹,再拿著我的手書,去利州拜見朱將軍。”
唐巡檢感激道“多謝石先生提攜”
唐巡檢帶著心腹,乘坐運糧船回去。
石元公、鄧春、李進義三人,則帶著士兵、民夫和糧食,翻山越嶺走來蘇小道。
糧食沒法帶更多,山路不好走。
除了民夫背糧食,士兵們自己也要背。
負重一百斤不難,負重一百斤還翻山越嶺就難了。
直線距離只有三十里的來蘇小道,在山里七彎八拐要走百余里,負重穿山足足走了半個多月。
出山之時,糧食已消耗過半。
劍門關的后路不好繞,正常情況下,先要攻占葭萌關,繼而攻占葭萌縣城,接著再攻占江口寨堡,才能抵達來蘇小道的。
進山之后,糧食完全靠人背,每個民夫背的糧食,自己就要吃掉一半。
石元公渾身酸軟,卻還搖著羽扇說“此去向北二十里,是劍門關。此去向南四十里,是劍州城普安鎮。兩位將軍要打哪處”
“自是打劍州,先弄點糧食再說。”鄧春不假思索道。
李進義問“如果劍州城有防備,倉促不能拿下,還有哪些縣城最近”
石元公說“向西南走兩日,可到武連縣城。向西北走兩日半,可到陰平縣城宋代的陰平縣在劍州境內,不是鄧艾偷渡的那個陰平。”
李進義說“若劍州不能打,就虛晃一槍去陰平縣”
鄧春仔細琢磨,點頭道“好主意,把劍州各縣給攪翻天”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