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鹽梟是帶船來投的,大船數量不多,以運鹽小船為主。
他們帶兵逼近,官府的水師也來迎戰。
龐定子、邱善水和李江,同時讓部下搖動旗幟,這是私鹽販子之間的暗號,平時都用來傳遞消息躲避官兵。
官兵水師當中,既有跟私鹽販子合作的巡檢兵,也有臨時招募的私鹽販子和漁民。
他們看到旗幟打出的暗號,紛紛停下思考得失利弊。
是選擇投靠義軍,還是繼續做官兵
私鹽販子很快做出抉擇,紛紛調頭沖向巡檢兵。
巡檢指揮齊公魁,見狀大驚失色,連忙喊道“莫要攻來,我愿從賊。快快快搖旗,投降了,投降了”
廣安知軍和渠州知州,看到江面上的戰斗,全都陷入沉默當中。
剛剛開打,他們的水軍就沒了。
剛剛投降的巡檢指揮齊公魁,為了立功主動獻策“城內有鹽商,我與他們相熟,可射書讓他們做內應。官府一直在漲鹽稅,又濫發鹽引,這些鹽商平時也賣私鹽。巴州鹽梟的私鹽,很多就是他們賣過去的。”
“很好,便用此計。”李寶從善如流。
私鹽販子們抬著倒扣的小船,一路摸到城下,弓箭手朝著城頭射出書信。
廣安知軍和渠州知州,拆信看了都大驚失色,勒令士兵把信件全部燒掉。
李寶派人砍樹制作攻城器械,第二天繼續往城內射書信,還讓扛著小船防箭的士卒大喊“殺貪官,吃好米殺貪官吃好米”
連續數日,射書喊話。
城內氣氛變得古怪起來,官員們看誰都覺得有問題。
李寶打造好兩架平夷砲,已經等不及造更多,直接拉出去投石助威。
并未對城墻造成多大傷害,但守軍的士氣狂跌。
城內的鹽商動了,夜間舉火為號,還在城內放火制造混亂。
李寶親自帶兵攻城,在黑暗中搭飛梯攀爬。
知軍、知州等官員,并未組織抵抗,而是帶著家人趁夜色逃跑。他們能守到現在,已經對得起朝廷,至少沒有聞風而逃。
廣安城內一片混亂,大量鄉兵跟著倒戈,還有不少趁火打劫,連城內的混混都四處搶劫。
李寶先是占領州衙、縣衙和庫房,接著派兵鎮壓混亂,一直持續到天亮才安穩。
抓到兩百多個趁火打劫者,有些還是李寶自己的兵。
他這一路擴軍太快,軍紀很成問題。
李寶下令“全部砍了,掛在城頭示眾”
兩百多顆腦袋迎風飄蕩,場面極為壯觀。
新附的山賊、水匪、鹽梟、官兵,全都嚇得冒汗,因為他們當中的一些人,昨晚也參與了劫掠,只是沒被抓住而已。
李寶決定打下合州,再好好的整肅軍紀,部隊也要重新編練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