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莫要危言聳聽,他兩個文官能鬧得多大卿與王黼處置便可。”宋徽宗還是沒當回事兒,甚至覺得鄭居中在借故阻止伐遼。
鄭居中始終反對伐遼,早就讓皇帝心存不滿。
“陛下,此事非同小可,須得全力鎮壓”鄭居中焦急道。
宋徽宗不耐煩道“去與王黼商量,朕還要游玩艮岳。”
鄭居中傻傻看著皇帝,一臉的不可思議,這昏君的腦子被驢踢了嗎
太監李彥說“鄭樞密,請吧。”
鄭居中拖著老病之軀離開,他已經是很多人眼里的奸臣了,如今竟成了少數還算清醒的中樞重臣。
李邦彥、白時中、張邦昌、趙野等近臣,此刻面面相覷,想勸諫卻又不敢。
鄭居中找到王黼商量,王黼看完急報,氣得拍桌子說“朱賊誤我,伐遼大業正在關鍵時候,他們這時造個什么反”
“你若不伐遼,他們哪敢作亂”鄭居中沒好氣道。
王黼說“前線大軍撤不得,一撤就潰散千里”
鄭居中說“前后派出二十五萬大軍,算上河北、山東之兵,總數已達三十萬眾。你抽調兩三萬精銳回來對伐遼大局并無影響。”
“再等等,再等等。”王黼真不敢動前線部隊,別人不曉得,他還不知道童貫在隱瞞敗績
鄭居中大怒“此事哪能再等再等四川都沒了”
王黼說道“可讓陜西、四川、荊湖、京西各路,募兵征糧阻塞險關,將朱氏父子困在漢中。等伐遼大捷之后,再派遣西軍精銳去剿滅”
鄭居中拍桌子怒斥“伱這廝為了伐遼封王,全然不顧社稷安危,老夫定要上疏彈劾”
“那你盡管彈劾吧,河北大軍肯定不能調回來。”王黼懶得多說。
兩人不歡而散鄭居中回家就寫彈劾奏疏,很快朱家父子造反的事情滿朝皆知。
群臣對此詫異無比,特別是正直大臣,紛紛痛心疾首。然后,聯合起來彈劾王黼,說正是朝中有奸賊作亂,才把好端端的探花郎逼反。
朱銘都打下漢中了,朝中這幫人還在吵呢。
鄭居中又以樞密院的名義,勒令地方大員募兵征糧,務必占據險關,把各處戰略通道給堵住再說。
一旦堵死漢中,朱家父子就成了甕中之鱉。
又過十余日,陸續發來兩道急報。
一份是京西南路發來的,他們后知后覺,朱銘都在打興元府了,地方官員才知道金州已失。
一份是陜西發來的,說有商賈傳來消息,漢中已經被朱賊拿下。
王黼終于坐不住了,把鄭居中請來開會,甚至請來提舉道觀的趙遹。
前幾年,十萬瀘南夷造反,雖然調了三萬西軍去鎮壓,但真正的主帥是文官趙遹。
此人有帥才,知兵事,本來能夠做兵部尚書,卻被童貫排擠去管理道觀。
王黼跟趙遹沒啥仇怨,架子放得很低,詢問道“不知趙龍圖可有平亂良策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