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俺卻不信,伱定在說假話。”宋江笑道。
丁勇說道“隨你信不信。”
宋江當然不信,但不妨礙他打著朱家父子的招牌做事。
他在山東的名聲實在太臭了,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。以前做流寇無所謂,而今卻要據城當坐寇,必須換個面目才好做事。
宋江說道“你既識字,便留下來給俺做軍師。”
丁勇無法拒絕。
宋江讓胥吏謄抄檄文,在兗州各縣傳播,自稱是川峽經略使朱國祥麾下大將、山東都統制宋江。
朱國祥、朱銘父子若是知曉,恐怕要被惡心得夠嗆。
宋江這廝雖然盡量約束部隊,相比以前收斂許多,但也好不了多少。強征兗州城青壯為兵,逼迫富戶給錢給糧,對外宣稱是那些富戶主動投獻。
然后迅速發兵,占領任城濟寧和龔縣寧陽,繼而殺回梁山泊,招募漁民打造水師。
山東、河北兩地,造反的不止宋江一家。
林林總總加起來,賊寇估計不下五萬人。很多是從伐遼戰場逃回的士兵,他們各自占山為王,招攬當地流民為兵,一邊種地一邊打劫。
少數獲得檄文的賊寇,跟宋江一樣,打著朱家父子的招牌行事。
這搞得河北山東,遍地朱賊部將。
陳子翼隨軍返回東京,半路上就得到消息,自己的老朋友朱銘造反了。
對此,陳子翼有些麻木,他已在河北丟失魂魄。
這種失魂落魄,在軍中屬于普遍現象。
宋軍與遼軍打了五場大仗,五戰五敗士氣消耗殆盡。打到最后,見到遼軍就跑,將官根本約束不住士卒。
西軍和禁軍,已被打斷脊梁
再說童貫抵達東京,把罪過一股腦推給將領,果然沒有受到皇帝懲罰,只是被當面怒斥一通。
為了掩飾敗績,為了皇帝的面子,朝廷宣稱伐遼取得大捷,還給童貫加官賞賜。
同時,又下令嘉獎全軍將士。
升官的將士不少,但對于小兵來說,這些都是虛的。朝廷承諾的賞錢,一文也拿不到,都是先欠著再說。
由于財政窘迫,糧餉繼續拖欠,他們連正常的軍餉都領不足。
此時已是寒冬臘月,天空大雪紛飛,各種取暖物資奇缺。不僅要挨餓,還特么得受凍,聽說開春之后就要去剿滅朱賊。
陳子翼也升官了,他麾下有幾十個騎兵,在雄州被編入辛企宗的部隊,也就是勝捷軍。
勝捷軍乃童貫創設的親軍精銳,辛氏五兄弟,有三個都屬于勝捷軍將領。
陳子翼在東南立下大功,啥好處都沒撈著。
今年在河北打仗,全程打得一塌糊涂,反而莫名其妙升為勝捷軍騎兵指揮。
紙面上他能統領五百騎兵,但戰馬缺失,騎士不足,東拼西湊也才一百七十多人。
這是個普遍現象,所有部隊都編制不齊,必須重新整編才能拉出去打仗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