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讀書人問道“這時還能不能報名,去各縣做方田巡視員俺們啥都不要,自帶盤纏巡查各縣,只求查出錯漏得一點政績。”
“對對對,自帶盤纏做巡視員,不費朱相公分毫錢糧”其余讀書人紛紛附和。
屬官說道“各位稍等。”
這屬官進去請示,片刻之后又回來“經略相公說了,做巡視員可以,不得借機騷擾地方,不準在鄉下白吃白拿白要。一旦查實有此行為,便打入污名冊永不錄用若是愿意,便進來領腰牌。”
“愿意的,愿意的”
一群讀書人涌進去,輕松就能做官時,他們冷眼旁觀。如今做官更困難了,反而熱情無比,居然愿意自費做巡視員,只為在正式錄用前積累政績。
符行中哭笑不得,有這些渴望政績的家伙盯著,估計清丈田畝將更加順利,官吏和地主稍不注意就被抓住把柄。
等待片刻,符行中被請進去。
朱國祥讓隨從看茶,微笑問道“調查得如何”
符行中捧出厚厚一疊圖紙,抽出最上面一張說“這是褒城到南鄭東北部的山河堰圖一期工程,根據宋初保存的老圖,很多地方需要略改,畢竟時間太久有所變化。”
朱國祥問“百姓是怎樣態度”
符行中說“士紳最為積極,愿意出錢出糧出人,若有糾紛他們也自行協調。小民反而要冷淡些,但也對此并不抗拒。”
這源于朱國祥的民間威望,從來沒有出爾反爾過,因此公信力直接拉滿。
說句不好聽的,朱家父子可能被朝廷剿滅,但修好的山河堰卻一直都在,地主們可以長久享受其好處。
朱國祥可以讓士紳地主齊心協力修堰,大宋官員卻做不成。因為公信力太差了,就算說得天花亂墜,地主們也不信官府,總覺得那些家伙想趁機漁利。
“一期需要多少錢糧”朱國祥問。
符行中說“刨去百姓的攤派,經略府還得撥錢五千貫、糧八千石。”
“可以,我會盡快籌措。”朱國祥對此表示滿意,因為太特么便宜了。
如此便宜,當然是百姓攤派了大頭。
朱國祥又說“經略府正式組建水利司,你來全權負責。屬官和屬吏,給你調一些過來,盡快開工為宜,搶在春耕之前要修好。”
貫通兩個縣的水利工程,主堰就有兩條,還有許多支堰,一個冬天的工期很緊。
就算各村父老齊上陣,如果遇到大雪,多半也是完不成的。
符行中指著圖紙說“保證疏通兩條主堰,但支堰恐怕力有未逮。特別是貫通兩條主堰與漢江的支堰,幾乎已經完全淤堵,跟重新開挖沒什么區別。”
朱國祥說“今年修多少是多少,你不用有什么顧慮,剩下的明年春耕之后再挖。”
“是”
符行中躊躇滿志,在朱國祥手下做官,比給大宋當官有意思多了。
好多事情,都是他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