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穿越指南初來貴寶地0378戰爭債券新中國修建石門水庫,把褒河水位抬高了,棧道已經很靠近河面。
而宋代的石門及棧道,都懸在山腰峭壁上
更下游,不但把古堰壩修復,還根據趙逢吉的水利設計,又壘筑起一道堰壩。
今年冬天,還會增筑一座堰壩。
三座堰壩若是全部建成,雖不如石門水庫,卻也足以保證漢中灌溉。
朱銘此時就站在堰壩上,身后是大片金黃稻田。
以褒谷口為分界線,北邊大軍壓境,南邊豐收在即。
山河堰干渠的疏通,兩道堰壩的修筑,雖然還沒徹底完成一期工程,但已經讓褒城縣旱澇保收。
不管是地主還是農民、佃戶,此刻都干勁十足,拼盡全力搶收新稻。
一擔擔稻谷挑回去晾曬,晾干之后立即上交田賦,只需運到附近的軍糧站,就可全免今年的地里腳錢。
是的,地里腳錢還在收,這玩意兒是蔡京發明的。
朱銘嚴格按照蔡京制定的標準收取,不許官吏隨意提高稅額,轄地內的百姓居然能接受,都認為朱家父子非常仁義。
而褒城縣地里腳錢全免百姓頓感意外之喜,紛紛踴躍上交田賦,自己就把新稻送來做軍糧。
褒城縣外軍倉,錢琛正在辦公。
有吏員喊道“石門鄉第二里第一都杜寶貴,糴賣新稻245石,過秤收訖,發給債券”
一個大地主哭喪著臉進來,錢琛填寫數額,隨即在債券上用印。
錢琛現在負責前線糴米,接受朱家父子的雙重管理。
糴米依舊在征收,原則上全憑自愿,且回到糴米的本質。即官府花錢向百姓買糧,不再是強行攤派的苛捐雜稅。
而且,改為戰爭債券的形式。
年息一分半,也就是15。
這是三年期的債券,百姓也可提前兌現,但沒有到期就利息減半,且至少要一年后才能兌現。
實在是發軍餉用了太多財政,還真金白銀向京西南路購糧,朱國祥現在手里根本就沒幾個錢。向地主買糧時只能賒賬,說起來全憑自愿,其實還是半強迫。
哪個大地主不賒賣糧食,總能找到各種罪名懲治,讓他們記起朱家父子其實是反賊。
這自然讓地主們反感,卻可提升忠誠度。
地主因強行賒購而不滿,交糧之后就跟反賊綁定。朱國祥說了明年可兌現,三年到期還能給利息。
這種空頭支票,必須反賊生存下來才行。
所以,地主們只能盼著反賊勝利,否則他們賒出的糧食就打水漂了。
至于利息什么的,誰都沒奢望那玩意兒。
估計到了明年,大部分地主都會選擇落袋為安,不會貪那15的三年戰爭債券利息。
“杜員外莫要擔憂,債券都給你了,還怕官府不給錢”錢琛笑道。
杜寶貴擠出笑容“那是,朱相公一言九鼎,說給錢肯定給錢,利息也定然不會賴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