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非種師道貪污太多,而是發給種師道的就不齊
特別是入伍費,每個鄉兵照例給十貫,這玩意兒由州衙發放,運到縣衙再發給士兵。州縣兩級,層層克扣,士兵能領到多少,全看官老爺的良心。
朱銘騎馬回去,把剛才殺貪官的士卒都叫攏。
他對其中一個小隊長說“你叫什么名字”
小隊長回答“俺叫呂俊。”
朱銘說道“呂俊記一小功,全隊皆有賞錢。其余鴛鴦小隊,小隊長打十軍棍,隊員各打五軍棍”
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朱銘解釋說“老虎抓兔子,都還知道拼盡全力。除了呂俊之外,你們剛才都在作甚這里是軍營,不是戲臺子,廝殺時不知道列陣,還戲耍敵人,不一擊致命”
一個又一個士兵,被脫了褲子打軍棍。
全場肅然。
那些西軍俘虜,之前看戲時解氣,聽說足糧足餉又向往。現在看到如此嚴格紀律,又對義軍產生莫名畏懼。
朱銘對西軍說“到了斜道,給你們每人發三斗糧食,各自回鄉莫要在路上耽擱。”
種師道喃喃自語“種家軍完了,西軍也完了。”
見識了痛殺貪官的義軍,見識了足糧足餉的義軍,這些俘虜們心里會咋想
如果重新招募為兵,鬧餉兵變的幾率將大大增加
種溪說道“這位朱探花,從一開始就沒把西軍放在眼里。抓到俘虜就釋放,一而再,再而三,根本不怕俘虜再聚集起來打仗。他越是這樣,西軍士氣就越低,從今往后見到漢中賊兵就害怕。”
種彥崇低聲說“小妹還未婚配,若能嫁給也好。此人文武雙全,又智謀過人,端是世間”
“不準胡說”種師道立即呵斥。
種彥崇閉上嘴巴,再次看向朱銘時,眼神里甚至帶著些崇拜。
休整一番,義軍帶著俘虜出發。
種家三代都被朱銘的親兵看押,俘虜則每人負責背一袋糧食。
讓俘虜運糧
想鬧事是不可能的,將領集中押送,軍官也集中押送,一群底層俘虜根本沒有組織度。
這些俘虜也很聽話,背著糧食跑不快,不背糧食逃跑又會餓死在褒斜道。
于是他們乖乖幫忙運糧,盼著早點抵達斜谷,然后領了口糧趕緊回家。
種彥崇由于小腿骨折,朱銘還格外照顧,允許種彥崇的親兵抬著走。
雖然叔爺和叔父,都死在跟義軍的交戰中,但種彥崇心里已經沒什么怨恨。
戰死沙場再正常不過,人家義軍該救便救,已經仁至義盡了。
臨近斜谷的時候,種彥崇難以啟齒道“俺俺想留下來。”
種家人以為聽錯了,再三確認之后,都感到難以置信。
種彥崇再次重復,語氣變得更堅定“朱探花能成大事,俺想留下來為他效力。俺可改了姓名就當是戰死了,定不會連累種家。”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