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國祥的經略府,是原利州路轉運司衙門。
而朱銘的元帥府,則是原興元府衙門。
跟老爹交流之后朱銘沒有立即回后宅,而是翻看大元帥府留守官員整理好的各路軍報。
李含章真就獻出整個隨州做禮物,他主動聯絡張廣道的部隊,僅僅借兵五百便搞定。
先讓五百義軍來攻打棗陽縣,李含章假裝棄城而逃,帶著一些親信弓手逃去唐城。等五百義軍殺到唐城,李含章突然劫持縣令,逼迫唐城縣令獻城投降。
馬不停蹄,故技重施,又把隨州給拿下。
緊接著,李含章單騎進山,說降盤踞多時的隨州起義軍。
又將隨州起義軍整編,以五百義軍為核心,攻占兵力空虛的郢州,隔壁的荊門直接傳檄而定。
因為荊門知軍早嚇得半死,生怕鐘相帶兵殺來。
鐘相稱帝的消息已經傳出,而且濫殺官吏、士子、僧道、地主。大量富戶逃到荊門軍境內,把鐘相描述成吃人魔王,荊門知軍寧愿投降朱賊,也萬萬不敢投降吃人的鐘賊。
現在的局面是,朱家父子占領夷陵宜昌,以及長江北岸的大片領土。
而鐘相父子則占據宜都、枝江、江陵,以及長江以南的大片領土。
這里的江陵,并非后世的江陵縣,而是荊州市
江陵和枝江,兩城都在長江北岸。
也即是說,鐘相的大楚國國都,暴露在朱銘地盤的眼皮子底下。
這種情況非常危險,真正就是“天子守國門”。但鐘相又舍不得放棄,因為江陵比襄陽還富庶,是京西南路和荊湖兩路最富裕的城市。
在北宋時期,整個四川的賦稅,都要先運到江陵,再北上轉運去東京。
整個四川的商品,也是先運到江陵
鐘相父子,目前正在考慮遷都,打算把江陵的人口和財貨,全部強行遷去長沙發展。
除了南襄盆地的軍情,其次便是川南。
播州楊氏叔侄還在內斗廝殺,并各自譴使到成都,請求得到正式冊封。
沒有經歷兩宋末年的漢人遷徙潮,播州楊氏暫時實力弱小,還在川南蠻夷的夾縫中求生存。
高景山與白祺聯合署名,同時寫了兩封信。一封交給經略府,一封交給元帥府,請求冊封楊氏叔侄,勒令他們各安其份,并給予一定錢糧,資助他們去攻打諸蠻。
經略府已經發來朱國祥的回復“可。”
現在就等朱銘簽名蓋印,這種同時涉及軍政的事情,需要父子倆一起同意。
朱銘也寫了個“可”字,把公文發還給經略府,冊封的事情由朱國祥處理。
播州楊氏在明代鬧得歡現在還得靠他們打開川南局面。因為朱銘接下來的精力,要著力于奪取江陵,甚至收拾大理國都得靠后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