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銘說道“原京西南路常平使,在襄陽城內私蓄宅邸。這宅子如今沒人住,你們一家就搬進去吧。”
“多謝大元帥賞賜。”王荀躬身作揖。
朱銘又說“今日家人團聚,伱們好好回去敘舊。”
王荀帶著老母、妻子、兒女拜別,拉上沉默的父親離開。
數日之后,王稟終于想通了,扭扭捏捏來朱銘面前報道。
王稟被留在元帥府任職,其子王荀被扔去民兵隊伍。
老將何灌自殺之后,兒子何薊已經歸降,目前在荊門擔任民兵統領,王荀正好可以給何薊做副將。
等他們作戰立功之后,從將領到麾下民兵,全軍都可以轉正。
“正臣先生,好久不見,可還記得俺”王淵笑著抱拳。
王稟有些尷尬,抱拳回禮說“正臣此字不敢再用,老夫已改字遵行。”
兩人如今都在元帥府任職,大概類似作戰參謀,同時也領到一些瑣碎職權。
王淵抱著一摞軍事資料,說道“俺是奉命來為老將軍講解熟悉公務的。”
“請講。”王稟現在也不多想了,既然已經另投其主,就該規規矩矩給新主做事。
王淵又讓隨員端來開水,親自給王稟沏茶“此乃紅茶,經略相公所制,老將軍可曾聽說過”
王稟點頭“東京也有人喝。”
王淵翻開資料說“義軍的軍制,今年整編之后再次改動。人左右,為一個師。每師下轄三到四個旅,一個旅3000余人。每旅下轄兩個團,一個團1500余人。每團下轄三個營,一個營500多人”
“也是個復古的。”王稟忍不住吐槽,這讓他想起大搞復古的宋徽宗。
師旅團營,都屬于中國古代軍事單位。
比如隋唐時候的府兵,便有府、團、旅、隊這四級。
朱銘搞出這一套軍制,識貨之人都不覺得他在創新,而是認為他跟宋徽宗一樣在復古。
王淵繼續說“一師之主副將稱為師長、師副。以此類推,有旅長、旅副、團長、團副而今的師長只有三人,分別是張廣道、李寶和楊志。其余武將,就算能統領足夠兵力,也只是假代理師長”
王稟點頭表示理解其意,那三位是朱銘麾下真正的掌兵大將。
王淵再說“這些只是軍職,就似宋國的差遣。還有軍銜,類似宋國的寄祿官,分為將、校、尉、士、卒。初從軍者為卒,當兵一年以上為士。士又分上中下三等,立功者可升等,也可以累積年月升等。以上各級軍銜,也分上中少三等。”
這些都是古已有之的名詞,而且還用大宋的差遣和寄祿官比喻,王稟也能立即聽明白。
搞出軍職與軍銜,既是讓部隊更正規,也是為了方便升賞將士。
目前只有三位少將,并授予將軍號,張廣道封定遠將軍,李寶、楊志封寧遠將軍。
此皆為北宋前期的武職散官,定遠將軍為正五品下,寧遠將軍為從五品上。
一品則是驃騎大將軍,二品有鎮國大將軍、輔國大將軍。
當然,三品的冠軍大將軍聽起來最拉風。
關勝、孫覽、李進義等人屬于上校副師,同樣也有將軍號,分別是游騎將軍和游擊將軍。
至于更下面的中校,就只有校尉封號了,昭武校尉、昭武副尉之類的。
說了一大堆軍隊相關,王淵低聲提醒“除了三位將軍,還有一人須注意。大元帥府的張鏜,此人協助大元帥掌管將士升遷,去年還獨自領軍打過仗。”
王稟問道“此人是什么來頭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