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彥仙卻低聲對閻平說“果然如那買馬官所言,朱家父子推行善政,漢中百姓富足得很。若讓朱氏得了天下,或許邊地也能富足,邊疆男兒不用再那般困苦。”
歷史上的李彥仙,靖康元年募兵勤王,以布衣之身帶兵三千進京。
當時李綱奉命宣撫兩河,雖然堅決主戰,但其軍事布置很辣眼睛。李彥仙看不下去,上疏彈劾李綱不知兵,結果被朝廷下令逮捕。
李彥仙這才用假名行世,跑去投靠種師中。
結果種師中被文官坑死,李彥仙在戰前就勸阻范致虛,反而被革職調離。后來各軍皆潰,李彥仙只帶著幾人來到陜州,卻用行動號召陜州百姓死守。
他率領一群收攏來的潰兵,以及臨時募集的鄉勇,一個月內攻下金人五十余座營寨,奪取戰馬三百多匹,甚至收復金人占領的陜州城。
繼而,李彥仙主動北上,一路反殺到太原,沿途收復六座縣城,在蒲州跟金兵反復拉鋸。
真正是難以想象,一個被罷職的隴西豪俠,在陜州人生地不熟,卻能讓無數潰兵和當地百姓奮死作戰。還敢帶兵搞大反攻,遇到敵軍主力來援,他還能帶著一群雜牌士兵從容撤走。
一介布衣,純靠戰功,就此當上陜州知州兼安撫使,趙構還派人送去錦袍玉帶和長槍寶劍。
可惜,朝堂爭斗夾雜著軍中派系之爭,導致李彥仙在陜州孤立無援。
即便李彥仙獨自作戰,沒有任何援軍來救,依然殺得金將烏魯撒拔丟盔卸甲。接著又伏擊完顏婁室,差點把完顏婁室給生擒。
金國那邊徹底怒了,完顏婁室與降金的折可求,合兵十萬來攻打陜州。
李彥仙派遣死士出城,焚毀金兵攻城器械,嚇得金兵后退數里扎營。
當時城中糧食斷絕,只剩一些豆子。李彥仙讓士兵吃豆,他自己喝煮豆的湯汁。
完顏婁室派人勸降,承諾讓李彥仙做河南兵馬元帥,李彥仙直接把勸降使者給斬了。
從冬天守到春天,陜州糧食斷絕,士兵餓著肚子作戰。城池被攻破,李彥仙又率兵巷戰,左臂幾乎被砍斷,全身被射得如同刺猬。
在他的感召下,老弱婦孺都爬上屋頂,掀起瓦片砸街上的金兵。
李彥仙帶著殘兵突圍成功,聽說完顏婁室下令屠城,認為是自己害了全城百姓,于是也投河自盡追隨陜州百姓而去。
他在堅守陜州的時候,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,專門把家人從隴西接來。全家也因此被金兵屠殺,只剩一個弟弟和兒子幸免于難,麾下部將皆戰死而沒有逃跑之人。
李彥仙效忠的是大宋朝廷嗎
恐怕不是。
大宋跟西夏、遼國作戰,李彥仙始終不愿從軍,因為他知道西軍有多爛。
直至金兵南下,他才募兵勤王。
也因為這種出身和履歷,李彥仙混不進宋軍的圈子,沒有一個將領愿意救援他。對于大宋軍隊來說,他始終是個圈外人,跟文官武將都尿不到一個壺里。
只有張浚賞識他
張浚后來殺曲端,可能跟李彥仙有很大關系。因為曲端的軍隊,當時離陜州最近,卻坐視李彥仙困守孤城見死不救。
此時此刻,自從李彥仙來到漢中,他臉上的笑容就一直沒減過。
漢中太好了,到處都是豐收的良田,便是鄉下也看不到逃荒的百姓。
李彥仙、閻平兩人,被領去拜見朱國祥,他見面就問“朱相公何時發兵陜西只要在下回到隴西,立即便可募兵數千響應,皆勇壯效死之猛士”
可惜朱國祥不熟悉歷史,完全沒聽說過李彥仙的大名,答復道“吾不知兵事,你可前去襄陽,在吾兒賬下聽令。”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