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銘把她扔到床榻上,雙手曲爪如野獸,發出嗷嗷嗷的叫聲。
“好可怕呀噗嗤”種妙蘊被嗷嗷聲逗得笑場了。
翌日中秋全軍發月餅。
朱銘本想給士卒們吃豆沙餡的,但糖類太貴,如今財政還很窘迫。那就隨便整點堅果做餡,川南那邊沒有足夠的麥子,用糯米也能勉強充數當月餅。
荊門南部,軍營。
這里的駐軍最多,士卒和家屬一起開墾,還跟很多流民混居。
至于沿江城市,每城駐軍一千,而且三個月輪換五百人。
“都來領月餅了”韓世忠作為將領,不打仗的時候經常咋咋呼呼開玩笑。
月餅是各軍廚師自己做的,而且方法各異,有用蒸的,有用烙的,反正做成圓形即可。
北宋的部分富貴家庭,已有中秋吃餅的習俗,但距離傳到普通家庭還遠得很,直至南宋才把賞月跟吃餅聯系起來。
韓世忠對排隊領月餅的士兵說“大元帥放話了,這月餅就是中秋吃的,餅子是圓的,家人也團團圓圓。以前只大戶人家才吃這個,你們聽都沒聽說過。咱們當兵的,一邊吃餅,一邊賞月,今后賣命打仗,讓天下百姓都能團團圓圓”
士兵都興高采烈,因為每人能領四個,寓意四季如意,不但自己有份,還能拿回去分給家人。
沒有讓士兵們留下,都惦記著回家呢。
反正各處軍營,離家都很近,明天回來一起賞月也行。
韓世忠對自己的副將種彥崇說“種家軍發月餅不”
種彥崇說道“中秋只是放假,哪有恁多糧食發月餅”
“這里卻要發的,糧食再緊缺也要發,”韓世忠不知道在興奮什么,“你出身在將門,不曉得小卒心里在想甚。別看只是每人四個餅子,士卒心里卻暢快得很,知道大元帥掛念著他們。說不定為了一口月餅,就有人記得恩情在戰場上舍命。”
種彥崇表示懷疑“沒那么邪乎吧”
韓世忠笑道“所以你們這些將門子弟,根本不明白軍心在何處。大元帥卻是知道的,軍心無處不在,只要平時對士卒好,上了戰場士卒就會舍生忘死。”
種彥崇看著士兵歡天喜地領月餅,比平時領口糧要高興得多,當即不再言語,而是若有所思,
“吃月餅啦”
住在軍營附近的士兵,抱著餅子快步回家,還沒進門就喊“快出來吃月餅,這個是富戶才吃的。大元帥想著咱呢,特地讓廚子做餅,當兵的也能跟富人一起享受。”
隔壁的流民聽說這話,都羨慕得不行。
月餅就連上層都沒傳開,底層流民更沒聽說過。但既然是富戶吃的,肯定就是好東西。
有些帶著孩子逃荒的流民,更是被孩童鬧著要吃餅,只能去當兵的家里看看,月餅究竟是個什么玩意兒。
然后回到家里,用今年新收的豆子,給自家孩子做豆餅吃。
四川、漢中、襄陽、南陽從此有了中秋闔家吃月餅的習慣,便是小民也要在這天烙點圓形餅子。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