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,印透山河。玉露泠泠,洗秋空銀漢無波”
李師師正在唱曲,她已將折桂令的曲子略微調整。
“妙哉”
一曲唱吧,朱銘帶頭鼓掌。
李師師笑著站起“妾身獻丑了。”
“唱得極好。”朱銘贊道。
李師師說“是相公詞做得好。”
趙富金嚼著月餅說“以前在宮里也沒吃過這種餅,原來民間賞月是要吃月餅的。”
張錦屏笑道“以前民間也不吃月餅的,自從有了蘇東坡那首詩,月餅才漸漸風行起來。”
蘇軾堪稱“月餅之父”,他第一個將月和餅進行聯系,作詩月餅曰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。默品其滋味,相思淚沾巾。
種妙蘊指著天上月亮“今夜吃月餅,賞明月,不如行那飛花令。不拘格律,帶月字即可。”
“好主意”張錦屏立即贊同。
“誰先來”鄭元儀雖然學問不好,但不拘格律的飛花令還能玩。
李師師說道“自然是相公先請。”
朱銘問“七字還是五字”
“七字最佳,”張錦屏說,“實在接不住的,也可自己作詩一句。”
朱銘說“月行卻與人相隨。”
張錦屏接道“江月何年初照人。”
鄭元儀說“今夜月明人盡望。”
李師師道“同來望月人何在”
飛花令有很多種玩法,最嚴格的一種,連詩句格律都要相同。
朱銘他們現在玩的這種,是“月”字按照順序出現,若是位置不對就算接錯了。
央視中國詩詞大會里的所謂飛花令,根本不叫飛花令,純粹就是在背詩而已。
趙福金、趙富金、裴嫦娥很快接住,種妙蘊也給出一句,終于輪到折艷繡。
“月月”
折艷繡端起酒盞,仰脖子就喝下,還把酒盞倒扣回來“干了你們接著玩。”
“哈哈哈哈”
眾人爆笑不止,倒不是誠心讓她出丑,純粹是覺得折艷繡逗起來很好玩。
第二個中招的是趙富金,突然之間就卡了,怎也想不起來相關詩句。
“我喝就是了,”趙富金嘟著嘴,反復強調,“但我不是接不上來,只是突然忘了而已。”
趙福金輕拍妹妹的額頭“讓你平時多讀書,就是喜歡貪玩。”
幾個女人,隱約分成四個小團伙。
張錦屏一直都跟鄭元儀親近,趙福金、趙福金自然姊妹情深,李師師經常教裴嫦娥彈琴唱曲,而種妙蘊和折艷繡則同屬將門之女。
今晚趁著中秋月圓,妻妾們一起出來賞月,倒是讓彼此的關系拉近了些。
朱銘突然很驚訝,自己咋就八個女人了
鐘相那位大楚皇帝,把皇后算上也才九個呢。
真是耽于女色啊
本章完
、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