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,就是他派出殺手,弄死罷官歸鄉的王黼。靖康年間力主抗金,卻被宋欽宗派去議和,跟金人接觸不成,立即前往河北調動兵馬勤王,被降州守將挖出雙眼殘忍殺死。
在世人眼中,此時的聶山,便是造反前的朱銘,皆為正直不阿的剛猛官員。
蔡攸重用聶山再加上推行“仁政”,立即贏得內外官員贊譽。似乎他只要今后改正,好好治理國家,以前干的混賬事兒全都不存在了。
可見如今的天下人,對執政者要求有多低,頗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味。
燕京、云中、中山、河北各地都做出相應布置,顯然大宋朝廷是真的害怕了。他們絕非對金人南下一無所知,而是知道得比所有人都清楚,并且盡最大的可能做出防御策略。
在這件事情上,挑不出童貫和蔡攸的毛病。
只是他們萬萬想不到,金兵攻不下沿途城池,竟然繞城而走直奔東京,完全不怕糧道和歸途被堵住。就跟二戰時候的德軍一樣,東路金兵也是繞過堅城,閃電奔襲來到大宋的首都。
蔡攸施“仁政”以博取名望,只能贏得天下官員一時好感。
大家都在等待下文呢,然而蔡攸沒有下文,很快就讓官員和士子失望透頂。
反而是金國那邊,金國皇帝頒布詔書,嚴禁貴族和富戶購買百姓做奴隸。強迫百姓為奴者,按購買價十五倍罰款;誘騙百姓為奴者,以購買價兩倍罰款,并杖責一百。同時,再度調撥糧草,賑濟遼東饑民。
當然,這種詔書效果不大,也不是對百姓憐憫,純粹是為了防止豪強兼并人口。
而吃不起飯的百姓,其實愿意做奴隸,對金國皇帝的政策并不領情。
今年墾荒的第二季豆子正在收割,朱銘帶著百余親衛騎馬視察各地,同時也是去視察各部駐軍。
他先去一趟鄧城,召見那里的魏氏家族。
襄陽城周邊并無農民墾荒,整體來看是一直在發展的。
宋真宗時期,足足在襄陽屯田二十年,官府獲得田賦三十萬石。然后屯田就玩崩了,因為貪污太嚴重,只得放棄屯田讓百姓自由開墾,如今的發展跟漢中府城周邊差不多。
相比起唐朝,北宋襄州的人口,已經增漲了六分之一。
“見過大元帥”魏泰拱手作揖。
朱銘親自攙扶“老先生有大功,不必如此拘禮。”
鄧城士紳見狀,都羨慕不已,這招人煩的老頭兒,居然被大元帥如此厚愛。
他們還不知道,魏家曾經是朱銘的間諜站。
由張錦屏做媒,魏家的孫女,如今已嫁給陳子翼,跟大元帥府綁定得更加緊密。
魏泰微笑道“大元帥請。”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