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銘徑直前往郊區祭壇,親自主持春社祭祀。
儀式隆重而又樸素,隆重是各種禮儀具備,樸素是一切祭品從簡。
只有張錦屏跟隨朱銘祭祀,其余妾室屬于觀眾。
祭祀結束,還有其他活動的參與者,各自散去跟親朋好友慶祝。剩下的還想跟著大元帥,一路前往軍營,聽說今天軍中也有慶典。
大部分跟隨者,都是第一次進軍營,非常好奇的東張西望。
只見一隊隊軍士,穿著便服排隊進場。
雖然沒有著甲,也沒帶著兵器,但依舊帶著一股肅殺之氣。
蒯氏族長蒯璋驚嘆道“有此強軍,天下可定”
羅氏族長羅紹直說道“比起以前的襄陽禁軍和廂軍,眼前這些軍士,真可謂虎狼之師,難怪能夠打敗官兵。”
這些望族之人,見到朱銘的軍隊,更加堅信朱家父子能得天下。
“大元帥,已經準備好了”張居厚來到朱銘身邊。
“很好。”朱銘點頭。
眾人呈扇形圍著戲臺坐定,將近四千將士也搬來板凳坐下。
沒有麥克風,坐在后排的觀眾,肯定不知道戲臺上在演啥,好在今后可以輪換著觀看演出。
開場是一個年長者,上臺唱一些戲文,唱詞通俗易懂,底層百姓也聽得明白,這是在介紹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。
繼而,長者退下,一個十二三歲的童子,跟著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上場。
繼而,長者退下,一個十二三歲的童子,跟著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上場。
官員和大族都愣了一下。
市井雜劇,演員穿粗布衣裳很正常,但扛著鋤頭來演出的還沒見過。
父子倆一邊念白一邊走,然后用鋤頭耕作。隨即又唱起來,曲子是清平樂的變調,唱詞依舊淺顯易懂,展現出富足安樂的田園生活。
隨即,登場人物越來越多,全是鄉野村夫村婦和孩童。
由于摻雜著俚語和葷段子,不僅軍士發出陣陣笑聲,就連官員和大族們也被逗樂了。
前面幾場戲,氣氛歡快,頗為喜慶。
直至宋徽宗和蔡京登場,那味道立即就變了。一個窮奢極欲,一個諂媚逢迎。
君臣二人,商量著怎么撈錢。
隨即是地方官員,得到皇帝的命令,討論怎樣迎合朝廷做出政績。而吏員接到任務,也開始計劃如何中飽私囊,對小民進行瘋狂盤剝。
村里最大的地主,跑去跟官吏商量,合起伙來盤剝農民,趁機搶奪農民的田產。
悲劇由此開始,情投意合的男女主人公,被無情的現實生生拆散。雙方都受盡折磨,十二三歲的小演員,也換成二十多歲的成年演員。
張居厚的創作素材實在太多了,他把上百個流民家庭的悲慘遭遇,全部濃縮到男女主角兩家人的身上。
一樁樁人間悲慘事,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。
看到此處,一些將士已淚流滿面。
朱銘麾下的親軍,暫時沒有來自京西北路的,但有很多是逃往漢中的陜西流民。戲臺上發生的故事,雖然跟他們的遭遇有些不同,但大同小異讓他們產生情感共鳴。
直至女主角死在逃荒路上,現場好多軍士開始嚎啕大哭,因為他們的家人也是這樣離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