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留。
“陳監酒,李將軍來了。”一個文吏提醒。
陳與義睡得迷迷糊糊被人叫醒,他翻身爬起來,只見一個賊軍將領,帶著一股士兵從馬道登上城墻。
李寶拱手問候,自報身份“陳監酒,本人李寶,忝為寧遠將軍。”
張廣道、李寶和楊志,作為川峽義軍三大將,在宋國這邊還是名氣很大的。
陳與義作揖道“多謝李將軍帶兵來救,陳留百姓得以保全。”
“俺打聽過了,你是個好官,”李寶笑道,“別的官都逃了你一個收酒稅的,反而還能募兵守城。平時收酒稅,也按規矩來,沒有仗著官威敲詐商賈。這等好官,何必給昏君賣命我是一路主帥,文官不足的時候,可以臨時任命文官。你若愿意歸正便可做這陳留主官,戰后再給你報功高升。”
陳與義婉拒道“還望將軍善待陳留百姓,既然金兵已退,在下就該回鄉歸隱了。”
李寶問道“你家鄉在哪里”
“祖籍長安,現籍洛陽。”陳與義說。
“都是好地方啊,”李寶笑道,“只不過,長安估計快被我軍給占了,洛陽也是遲早的事情。陳先生即便回鄉隱居,也是朱相公、朱元帥治下百姓。與其隱居做百姓,何不做官造福萬民呢”
陳與義說“不敢辱沒祖宗。”
陳與義的曾祖叫陳希亮,為人剛正不阿,敢于得罪權貴,甚至得罪皇帝,多次遭貶官、罷官。他受命治理黃河時,始終住在即將決口的地方,以此激勵官民拼盡全力抗洪。
而且還是個工程師,宿州的某處橋梁,總是被洪水沖垮,陳希亮實地查看之后,親自設計橋梁并建設,這座橋不論發多大的洪水都不再垮塌。
由于性能優良,朝廷下令推廣,從開封到泗州,汴河全部采用陳希亮設計的橋梁樣式。
李寶問道“閣下可看了那篇抗金檄文俺記得開封周邊州縣,多有我軍細作,應該可以把檄文貼到城里。亡國與亡天下,陳先生分不清嗎如果繼續讓昏君統治華夏,必有亡天下之憂陳先生也不必立做決定,可先去拜見朱元帥。”
好友兼伯樂葛勝仲投賊,這帶給陳與義極大震撼,在思想上他早就松動了。
也不給李寶一個準確回答,陳與義離開城墻返回住所。
沿途都有義軍士卒在維持治安,并無騷擾百姓之舉,這比官兵可守規矩得多。
金兵離開不到一個時辰,陳留城內居然恢復秩序,店鋪全都重新開始營業了,遇到當兵的還敢主動招攬生意。
陳與義見此情形,突然覺得改朝換代似乎也沒啥可怕。
反而還更好
其實,朱銘麾下三大將當中,李寶的部隊是軍紀最差的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