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士們連忙趴在城頭,朝著外面看去,只見三面城墻外都有賊人,正推著新造的攻城器械緩緩向前。
親自把妹妹送去跟朱銘完婚的種彥岑,此刻換上一身戎裝帶領種氏族人和奴仆作戰。
突然,一群鄉兵放棄城墻,在軍官的帶領下,來到種彥岑這里。
“種家郎君,外面帶兵之人,是閣下的兄長,”那鄉兵軍官說,“俺們奮死守城,不曉得能有幾人活命,閣下卻肯定不會死。贏了,閣下能立大功;輸了,卻是俺們去死。這買賣不劃算,種家郎君還是開城投降吧”
種彥岑聞言看向族人,卻見族人都看著他,很明顯大家都想投降。
因為種彥崇是韓世忠的副將,此刻就在城外帶兵。只要投降,種氏一族就能保全,而且還能在新朝立功。
卻見一群儒士也匆匆趕來,程端懿義正辭嚴道“少將軍,朱氏吊民伐罪,乃順應天命之舉,還請少將軍不要逆天而行。”
種彥岑都看傻了,來的全是洛陽名士,居然讓他獻城投降
種彥岑硬著頭皮說“俺沒有任何軍職,帶領族人守城,不過是奉張總管命令。若是張總管答應投降,俺自然沒有二話可說。”
眾儒士問清楚張杲在哪邊,立即成群結隊前往。
走到半路,忽聽士卒大喊“副總管跑了,副總管跑了”
前幾日,已經跑了一個總管,王襄直接就望風而逃。
張杲這個副總管臨危受命,好歹組織軍民防守,還派人去皇陵請救兵。
現在,張杲也扛不住了,他聽說洛陽名士集體反水,知道自己再不跑就沒機會。幸好賊兵圍三缺一,張杲立即扔下軍隊,帶著自己的家人開溜。
平夷炮已經組裝好,城門突然大開。
韓世忠無限感慨“還是二位猜得準,只要開始攻城,洛陽必定投降。”
“韓將軍請。”陳與義微笑道。
“一起吧。”韓世忠昂首挺胸,朝著城門行去。
陳與義的資歷,其實不夠做河南知府,但現在就他是最合適的人選。
等朱國祥后續派人過來,多半要另外安排,陳與義降為知州也是可能的。但官品會比一般知州更高,也算是一種變相補償。
兩位洛陽主官都跑了,一些幕官也跟著跑路。
還剩少數幕官和縣官,帶著大量名士出城迎接,而且讓酒稅官程端懿走最前面。
“罪官程端懿,拜見將軍”程端懿鞠躬長揖。
陳與義在韓世忠身邊提醒說“這位是明道先生程顥的長子,朝廷為了安撫洛陽士子,已經讓他在洛陽收了近十年酒稅。”
韓世忠根本不知道程顥是誰,這幾天惡補常識才明白,此刻笑著拱手“先生是大學問家,元帥見了肯定喜歡。”
程端懿躬身說道“請將軍入城,盡量約束部伍莫要騷擾百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