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是那個北京。”朱國祥道。
朱銘搖頭說“幽州又是戰亂,又是天災,還有饑荒瘟疫。有些州城,死得只剩下十多戶人家。我問過郭藥師,即便人口最稠密的燕京,城內百姓也僅剩不到十萬人。而且多為平民男子和老弱,金國在賣地盤給宋國時,把貴族、富戶、工匠、年輕女子都遷走了。”
首都不是說建就建的,還得有許多前提條件。
如果定都燕京,并非把一堆百姓,遷徙到燕京城去就行。城外鄉村也必須有充足人口。周邊州縣,同樣必須有充足人口。
如此,方能維持首都的各種物資供應。
朱棣能夠順利定都北京,除了金元兩朝的經營,還依托朱元璋連續二十年的移民政策。因為元帝北逃帶走大量人口,北方顯得極為空虛,遼東、河北全是朱元璋的重點移民區域。
沒有朱元璋的二十年移民,朱棣根本別想把朝廷搬到北京去。
維持一國首都運轉,每年幾百萬石的漕米,只能說是杯水車薪。它需要周邊地區發力,給予大量的民間物資供應,形成一種特殊的首都經濟圈。
“那就洛陽吧。”朱國祥說。
朱銘說道“洛陽土地兼并極為嚴重,還有大量名門望族,跟舊宋官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若是想要定都洛陽,須得處理那些大族。”
“你打算怎么處理”朱國祥問。
朱銘說道“強制遷徙。河南、河北和山東,因為戰亂、天災和重稅,都大規模出現無主之地。把洛陽的大族進行拆分,計算他們的土地,打散了強制遷徙出去,用無主之地置換他們在洛陽的田產。空出來的洛陽土地,一部分賞給功臣,一部分賞給將士,一部分配給佃農。”
“這些大族不會反抗吧而且似乎影響不好。”朱國祥擔憂道。
朱銘笑道“他們若是反抗,正好借機抄家。罪名都是現成的,思念舊朝,陰謀迎立舊宋皇室”
強行將大族拆分遷徙,這事兒大宋自己就干過。
義門陳氏三百多年不分家,在朝做官的就有400多人,嚴重威脅到地方統治。
在文彥博、包拯的建議下,宋仁宗決心對義門陳氏下手,并且由包拯親自主持相關工作。陳氏族人被拆分成290多份,若按后世的行政區劃,就是分散遷往全國16個省市。
義門陳氏也沒干啥傷天害理的事情,還有好幾百人正在做官,面對朝廷還不是說拆就拆
“國號呢”朱國祥問。
朱銘笑道“當然是大明啊。地名都用得差不多了,再換花樣也搞不出新意,其實元就挺不錯的。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時乘六龍以御天。只不過國號大元,我總覺得有些膈應,還是大明聽起來更舒服。”
朱國祥莞爾“這屬于制度性破壞,那幫官員聽了會跳腳的。”
“先做漢王吧,”朱銘說道,“把朝堂班子進一步完善,省部框架充實起來,再尋個合適的時機稱帝定都。為了安撫人心和穩定南北,我覺得可以繼續采用四京制。洛陽為首都和西京,開封為陪都和東京。燕京暫定為北京,金陵暫定為南京。”
朱國祥說“遷都洛陽工程量很大,需要時局安定了再說。洛陽的城墻必須擴建,現在錢糧都不夠,至少還要等年才能開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