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物資奇缺東京消費不振,商賈連投標的興趣也無。
之前,樊樓被曹家給承包了,而今曹家已被迫遷徙,卻不知找哪個冤大頭頂上。
朱國祥說“將樊樓的酒店與釀酒坊,兩項經營拆開來招商買撲,今后也不要再合到一起。買撲的底價可以降低,甚至允許買撲人合股經營。在頒給牌照時,寫清每家的股份,免得今后打官司。”
錢琛久在父子倆手下辦事,知道“股份”就是“工本”。
朱國祥繼續說“買撲之人須先行創立商號,再以商號身份買撲經營。從今往后,不得再個人出資。”
“如此做法,確實更加規范。”錢琛贊道。
朱國祥又說“你呈上的奏疏,我已經看過了,大體上沒有錯誤,但細節上做了些更改。盡快把戶部恢復運轉,戶部各司五品以下官吏,允許伱自行舉薦十人來充任。”
“是”錢琛大喜。
宋代的稅收系統多次調整過,這里只說元豐改制以后的情況
大部分財政權利,都歸屬于戶部,戶部之下又設各司各案。
第一,戶部司,掌管戶口、賦稅和徭役以農稅為主。
第二,度支司,掌管財政審計,并制定國家財政計劃。
第三,金部司,掌管國庫出納,金銀銅錢調用,以及制定度量衡標準,另外也管理部分稅收以工商稅為主。
第四,倉部司,掌管國家級倉庫儲存和出納,比如地方運來的工農商稅,都要送到倉部司統一管理。
每一個司,又細分為若干案。
比如戶司下轄的稅賦案,專管夏秋兩稅、房產地產稅、僧道免役錢、各種定額稅。
以前還有個極為重要的鹽鐵部,在元豐改制之后,職權拆分給了戶部各司案和茶馬司等等。
這些稅收機構,已經設置得比較合理,而且長期運行趨于成熟,朱氏父子倆都沒有進行大的改動。
真正大改的是太府寺
這玩意兒以前叫大司農,跟農業沒啥關系,反而是國家首席財政官。
北宋時期,前有三司,后歸戶部,財政大權都有統屬。偏偏太府寺也沒取消,其職權大部分與三司、戶部重合,有點像是皇帝用來跟三司六部搶財權的所在。
宋徽宗干了什么
太府寺原本只有南北兩庫,宋徽宗又新修東西兩庫,接著又不斷推出一大堆庫、院、所。
戶部、茶馬司弄來的賦稅,各地進獻的土貢、花石綱,不知有多少被太府寺給收納。宋徽宗通過太府寺,獨占來自全國的無數財貨。
說它是皇帝的內庫吧它又確實屬于國家機構,太府寺卿還是九卿之一。
說它是國家機構吧,它又獨立于財政系統,成為皇帝剝削天下的私人工具。比如臭名昭著的西城所,名義上就隸屬于太府寺。
朱國祥說道“罷太府寺,職權歸于戶部司案。”
錢琛張大了嘴巴,似乎不可置信。
太府寺卿可是九卿之一,直接整個部門都廢了,而且還要融入他執掌的戶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