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續轟塌三處城墻,楊志終于舉起令旗。
李進義得到軍令,分出三千步兵,分別朝三處缺口前進。
花榮麾下的神機營,也分出一半配合進攻。他們分散躲進鴛鴦小隊當中,跟在刀盾手和長槍手后面,在關鍵時候近距離放冷槍。
在接近之時,小隊長射箭,火槍手開槍,盡量壓制城頭敵人的火力。
還有一些士兵抬著木板,因為倒塌的城墻不規則,高矮崎嶇不平,需要搭木板沖上去。
另外三千步兵待命,隨時準備接應攻城友軍。
又有一千步兵,抬著飛梯繞向子城另一側。一來可以牽制分散敵軍,二來發現良機還能順勢攻城。
“漢軍攻城了,軍陣沒亂”翰懷忠大驚失色。
李遇昌駭然道“這必是漢軍精銳中的精銳,便是宋國西軍也不可能如此軍紀嚴明”
翰懷忠說“快快發兵吧,否則子城就沒了”
“舉旗,擂鼓,吹號”
鼓聲和號角聲響起,退回去渡河的西夏步騎,接到命令立即結陣向南殺來。
母城這邊,留兩千兵交給翰懷忠防守,李遇昌親自帶著其余部隊出城。
子城那邊,張綽聽到號角聲也大喊“援軍就快到了,死守缺口和城墻”
李遇昌帶著主力試圖渡河,支流南岸的鞏休跟著行動,明擺著要從南面攻擊母城城墻。
鞏休這個洋州非法采金頭子,帶著幾個兒子和數百礦工起兵投靠,如今軍銜僅次于張廣道、李寶、楊志和李進義,算是明軍當中的第五號人物。
翰懷忠見狀,連忙派人去傳消息。
李遇昌得知情況,不得不分兵應付。
卻說北邊,西夏將領野利福祿領步騎而來,大量漢人撞令郎做炮灰沖鋒,擒生軍步騎跟在后面壓陣。
這是西夏和北宋的慣用套路,西夏使用漢人撞令郎做炮灰,北宋使用西軍番兵做炮灰。
兩種炮灰都極有戰斗力,一點也不比本國正規軍遜色,甚至有的時候還更勇猛
炮兵指揮鄧夏握住腰刀“放近了再開炮”
四十門虎蹲炮全部填裝霰彈,直至西夏軍抵近到四五十米外,鄧夏猛地揮動腰刀下令開炮。
鴿子蛋大小的無數霰彈,鋪天蓋地朝著西夏軍噴出。
前方的撞令郎部隊直接懵了,死了的倒還好,受傷不死的滿地打滾慘叫,其余愣在原地不知該進還是該退。
狹窄的河谷平地,被河水一分為二,只剩那么點地形,雙方士兵都排得非常密集。
四十門虎蹲炮的霰彈,幾乎覆蓋了西夏軍所有的前方部隊。
“殺”
明軍步兵領到旗令,只出動了三千人,害怕出兵過多會擠在一起混亂不堪。
母城城頭上的翰懷忠,看得是膽戰心驚,都打到這個時候了,明軍大陣依舊森嚴。
而且,那種是什么鬼東西
咋一打就是一片
隨著明軍步兵越過車陣沖鋒,那些懵逼狀態的撞令郎,終于回過神來轉身逃跑。不是他們不勇敢,而是傷亡過重,并且對未知事物太過恐懼。
“末將請戰”李彥仙騎馬奔到楊志面前。
楊志拱手“有勞將軍了。”
明軍大陣留有調兵通道,只能容兩三騎并行,李彥仙帶著四千雜牌騎兵,順著通道呼嘯而過,朝前軍完全崩潰的西夏兵沖去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