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察哥一路追擊,直到遠遠望見明軍主力,這才帶著騎兵憤然后撤。
楊志率領大軍徐徐前進,一點點壓縮空間。
河谷就那么長,兩頭堵截,遲早把李察哥給堵死。
姚古拿下振武城古骨龍城之后,為防止被騙來種田的民夫逃跑,親自領兵坐鎮守在那里。
一座邊防小城,容不得太多軍隊,實在太消耗糧草了,振武城的糧道遠遠長于定西堡和南軍司。
于是,姚平仲領兵萬余返回,屯駐在距離最近的湟州城海東市樂都區。
當李察哥率軍抵近西關堡之后,種師道立即發出軍令,讓姚平仲趕緊帶兵過來。
如今,姚平仲已經領兵一萬,匆忙趕到喀羅川河谷外。
“谷中可是李察哥”姚平仲問道。
種師道點頭說“敵軍攻打京玉關時,被抓到一些活口,一番拷打審訊,西夏主將確屬李察哥無疑。敵人號稱有二十萬大軍,實際肯定沒那么多,但好幾萬應該是有的,如今全被堵在河谷里了。”
“李察哥是西夏晉王,又手握軍權,不管生擒還是斬殺,都是大功一件啊”姚平仲興奮道。
他在西北以勇猛著稱,而且年紀輕輕,腦子里想的全是怎么立功。
種師道說“此處地形狹窄,我軍營壘堅固,還有河流阻隔,李察哥是很難突破的。須得防備他翻山越嶺,從東側的苦水河而逃”
苦水河就是后世的咸水河,與喀羅川下游平行流淌。
只論兩條河谷的直線距離,最短處不到四里,最長處有十六里。但兩條河谷被山巒隔開,便是不足四里的地方,實際走起來也非常遙遠,而且一路上全得翻山越嶺。
即便李察哥從苦水河谷成功撤走,也必須舍棄輜重,而且走到北邊還要翻山越嶺,才能到達后世的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附近。
0535長腿晉王0535長腿晉王種師道說“劉錫、劉锜兄弟,已經被俺派去苦水河阻截。但他們兵力太少,你且帶兵過河匯合。”
“俺不能留在這里阻擊”姚平仲頗為失望。
種師道說“南北阻擊,進退不得,李察哥很可能舍棄輜重,翻山越嶺從苦水河逃走。你若帶兵過去,說不定能將他活捉。”
這塊大餅讓姚平仲很開心,橫臂做出新學的大明軍禮“俺定將李察哥捉來”
現在已不是兩面夾擊,而是三面阻截。
喀羅川即將流入黃河時,先順著東側山崖流淌,隨即流向西南,再順著西側山崖進入黃河。
河道拐彎處,沖積出隔河相對的兩塊平地。
北面平地,是李察哥留下的一萬軍隊。
南面平地,是種師道率領的明軍。
雙方隔河扎營,都在每日不斷挖掘壕溝,挖出的泥土用來構筑壁壘。
李察哥親率騎兵,一路掩護步兵撤退,順利把輜重糧草帶到谷口處。然后立即讓大軍扎營,營寨扎了七八里長。
他騎馬來到谷口,觀察河對岸種師道的營壘。
一看就近乎陷入絕望,沒有河流阻隔還好,仗著自己兵多,可以不計死傷強攻過去。
但河流橫在中間,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攻破,而后面的楊志大軍不會留給他充足時間。
這可不是中上游的喀羅川,枯水期直接淌水就能過。沿途有多條支流匯入,到了谷口處已水量大增,而且現在遠遠沒到枯水期。
李察哥召集眾將開會,說道“此處不易強攻,后方又有追兵。爾等謹守營壘,每日用旋風炮隔河轟擊敵營,我親領鐵鷂子和步跋子,翻越山嶺去苦水河,繞到后方奔襲敵營苦水河谷的出口,距離敵營不過幾里地,兩面夾擊必然大獲全勝”
眾將聽了驚疑不定,有人懷疑李察哥想跑,也有人相信李察哥真能奔襲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