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景山接過戰報,嘖嘖贊嘆道“仿佛做夢一般。”
宋徽宗以前喜好軍功,李邦彥雖不會打仗,卻也研究過宋夏邊境情況,好方便隨時拍宋徽宗的馬屁。
他看完戰報之后說“和南軍司被天兵攻占,甘肅軍司也損兵折將,西壽軍司更是數萬人投降。這些地方必定兵力空虛,我天朝大軍可順勢殺去,收復會州與西安州,再長驅直入拿下涼州”
張根立即反對“不可輕舉妄動,我軍糧草不足,一旦強行出兵,恐有全軍覆沒之危。”
李邦彥說“繳獲了許多糧草,哪里會糧草不夠”
張根說道“涼州路途遙遠且不易行,需要征調大量民夫,行軍途中就糧草消耗無數。會州確實可以打下來,但不如出兵威懾,逼迫西夏和談交出失地”
翟汝文也說“南北兩面,隨時可能開戰,對待西夏還是以和談為好。”
按照既定作戰計劃,其實李寶那邊,早該跟鐘相作戰了。
但今年夏收之后,長江流域突發大水,荊南荊北幾成澤國,把雙方的地盤都給淹了一大片。
洪水雖然已經退卻,但許多州縣的郊外,直接變成了沼澤地。
大明的地盤還好些,陸續搞了些小型水利工程,而且洪水來臨前還緊急加固堤壩,洪水之后官府也組織救濟災民。
鐘相那邊卻沒興修水利,荊江下游甚至分叉變道了,連老舵手都搞不明白水文情況,大型戰船開過去極有可能擱淺。
洪災區的水稻,今年近乎絕收。
各自召集部隊準備打仗的鐘相和李寶,面對這場大洪水都有些傻眼。
至于北線戰場,更是嚴重缺糧。
把山西本地兵也算上,張廣道手里四萬大軍,卻沒軍糧征集太多民夫。
他干脆讓山西兵負責運糧,就近攻破壽陽縣城。然后讓山西兵回去屯兵太原,自己帶兵屯駐壽陽,等待來年有糧了再去打平定。
破了平定,再破承天寨娘子關,到時候就能打通井陘,與宗澤等人兩面夾擊偽帝。
至于金國那邊,今年一直在消化遼國地盤。
還把一些渤海人和奚人,強行遷徙到幽云各州,既能充實那里凋零的人口,又能削弱渤海人和奚人的叛亂風險。
金國境內,一直有叛亂勢力
實在是金國擴張太快,在不到十年時間里,地盤翻倍翻倍翻倍再翻倍,而且很多地盤持續性鬧饑荒。
面對饑荒和叛亂,金國也出臺了一些善政,但真正實行起來效果不大。
每次都是靠武力來解決,把造反的人全殺了,叛亂和饑荒就都不再成問題。
金國今年遷徙了大量部落,須得等這些部落的麥子,明年收割之后才能大規模出兵。這不僅僅是軍糧問題,還牽扯到遷徙部落的民心。不讓他們收一場麥子,剛剛遷居異地的百姓不會安穩,從這些部落征召的士兵也無心打仗。
整個北方戰場,出現一種難得的和平,只爆發小規模的摩擦,張廣道攻占壽陽縣城已經算大仗。
暴風雨之前都是平靜的,今年越沒有動作,明年的戰爭就會越激烈。
高景山說道“無論怎樣和談,橫山都必須拿回來。如果談不攏,便出兵拿下會州再談。那里距離蘭州很近,不會消耗太多軍糧。”
朱銘笑道“西夏使者李仁禮,來東京兩三個月了,好吃好喝樂不思蜀,也該喚他來談談正事。”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