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耶律大石攻占金國北方二營時,金國下令發兵征討,結果漠南諸部首領完全不配合
這導致金國精銳出發之后,沿途無法有效補給,也沒法征召草原諸部作戰。金國轟轟烈烈搞北伐,走到半路上只能撤軍,完全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。
蕭斡里剌問道“聽聞大明斬俘西夏十余萬,可否一觀大明之軍威”
“可以。”朱銘微笑道。
遼國使者提出此事,是想觀察大明軍隊的戰斗力,他們實在被宋軍給搞怕了。
朱銘把白勝叫來,讓他帶遼國使者去城外軍營,并召集士兵讓使者好生看看。
三千重甲侍衛,一千被王淵帶去淮南,如今屯駐在江陵與鐘相對峙。剩下兩千,輪值守衛皇城。
展現在蕭斡里剌面前的,只有五百重甲侍衛,由古三負責統領。
這些士兵已經不用狼銑、鏜鈀,而是清一色的鐵錐破甲步戰長槍。腰上還有一只鐵骨朵,僅兩三斤重,用于貼身肉搏。
古三親自喊著口令,五百重甲士兵如臂使指,前進后退轉向出槍整齊劃一。甚至還排成疊陣,演練波浪式進攻,以及交錯掩護后撤。
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。
蕭斡里剌這位西遼開國第一功臣,很快就明白那些重甲侍衛戰斗力爆棚。他忍不住問“此等戰士,貴國還有多少”
古三早就接到命令,夸大說道“如此強兵不易操練,現在還只有八千人。南方并未平定,其中五千被派去了南邊戰場,剩下的都留在東京拱衛皇城。”
“八千人也不算少了,”蕭斡里剌又問道,“除此之外,貴國還有強軍嗎”
古三又讓三千練習鴛鴦陣的過來“這樣的軍隊,我大明有十余萬人。”
眼前的三千人,沒有穿步戰重甲,但其甲胄也不容小覷。
皆著札甲,戴有頭盔,全套盔甲約28斤重,已經快要摸到重甲的門檻了。
古三同樣在吹牛逼,全部換裝此等甲胄的鴛鴦陣部隊,其實也就三四萬人而已。還有許多部隊穿著輕甲,正在慢慢等待換裝,目前能做到的只是完全淘汰了紙甲。
校場里故意設置了崎嶇地形,甚至用木板豎起來模仿巷道。
只見那三千士卒分為兩隊,其中一千人站在小土丘上,于崎嶇地形結陣戰斗。另外兩千人使用傳統武器,兩邊包圍夾攻,卻始終攻不破鴛鴦陣。
繼而又在木板做的巷道里,以小隊為單位結陣戰斗。
蕭斡里剌驚嘆道“如此陣法,在開闊戰場無甚大用,卻可在山間、城內所向披靡”
古三又說“我大明還有三萬多騎兵,被派去跟西夏、金國作戰。”
蕭斡里剌感慨道“難怪明國可以擊敗宋國,又大勝西夏,還逼得金國撤兵。等我回到可敦城,必然稟明大汗。待遼國收復失地,就效仿當年的遼宋之盟,兩國永世結為兄弟之好。”
古三說道“太子有言,大明不稱臣、不納貢、不和親,此為大明三不。遼國想要歲幣,那是不可能的。”
“歲幣自然要作廢。”蕭斡里剌嘿嘿笑道。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