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開國之君王建,把自己的九個女兒,全部嫁給自己的兒子,也就是讓兒女們搞兄妹通婚。
第二代高麗國王,娶了兩個親妹妹,生下的孩子又兄妹通婚。
其中一個親妹妹也就是王后,在國王哥哥兼丈夫死后,又與親弟弟私通生子。
這個近親私生子,居然也做了高麗國王。
發展到現在,家族日漸龐大,也不拘泥于親兄妹通婚了,主要是搞族兄妹、族姐弟通婚,甚至是還會跨輩分進行聯姻。
高麗國內的儒士,對此腹誹已久,但國王和宗室根本不聽啊,認為這是鞏固和延續統治的必要手段。
如今被大明太子當面提起,三位高麗使節羞慚不已,恨不得在地上找條縫鉆進去。
李資亮低頭說“小臣回國之后,必向國主建言。”
朱銘說道“我也只是隨口一提,高麗自有國情在,國主可以沿襲舊俗。”
又聊了一陣詩詞文章,三位使臣躬身告退。
剛剛出宮上車,權通就用高麗話說“同姓通婚實乃劣俗,近幾十年來,群臣多有勸諫,不知陛下何時才能改正。”
“恐怕很難,”李資亮說,“此事竟已傳到中國,今后的使節來到大明,該如何面對大明儒士高麗必然淪為笑柄矣”
李永嘆息道“不要談論此事,君上自有定奪,吾等回去如實相告便可。”
這是因為高麗的儒學,還停留在唐時版本,對經典不是太看重,反而熱衷于辭章之學,高麗儒生都愛研究詩詞歌賦。
“這幾首詩詞,是朱太子的舊作,我在太學讀書時就拜讀過。”權通頗為得意道。
李永贊嘆說“朱太子真乃大儒也,詩詞寫得如此優美。”
李資亮繼續往后翻閱,猛地拍大腿說“快看這首正氣歌,讀之有浩然磅礴之氣,直令人血脈噴張正氣凜然”
李永和權通連忙誦讀,皆感震撼莫名。
權通說道“此書若是傳回國內,必引得萬人追捧,朱太子在我國將聲名遠播也。”
三人討論一通詩詞,又開始謀劃今后擴張領土。
如今的高麗,后來的朝鮮,全靠渾水摸魚而壯大。
大唐把高句麗打崩了,新羅趁機擴張到大同江。
遼國把渤海國打崩了,高麗趁機擴張到鴨綠江。
大明把元朝給打崩了,朝鮮趁機擴張到鴨綠江以北,但很快被大明胖揍回鴨綠江以南。
朱銘今后的打算,是把高麗趕回大同江南岸去,若還有余力干脆直接兼并算球。
各種出兵借口都有,甚至還有充足文化戰爭理由高麗王室近親通婚,不符合儒家理念,逆亂人倫合該滅國
本章完請牢記收藏,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