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多謝太子殿下。”高景山了卻心事,整個人都變得輕松。
開封高氏的始祖,是北宋開國大將高瓊,后來還出了一個皇后。
而高景山、高景云的祖宗,卻是高瓊的三弟高玖。
這兩個高家,與渤海高氏同出一源。
此時此刻,在金國也有一個高景山,已經被吳乞買封為萬戶。
朱銘答應赦免的那個高世則,論輩分屬于宋徽宗的表弟。同時也是宋徽宗信賴的近臣,專門代替宋徽宗接待外賓,之前追隨宋徽宗前往杭州,在杭州城破時被李寶給抓住。
此人沒犯過什么大錯,定不定罪都無所謂。
但開封高氏,卻在明年的拆族遷徙名單當中。
僅北宋開國大將高瓊,有明確記載的后代,便有子十四人、女十二人、孫三十六人、曾孫一百四十五人
連續好幾代通婚,已在北宋官場盤根錯節,大明新朝也有很多高家親戚,而且擁有開封大量房產和田產。
必須拆分遷往各地
高景山說道“臣看了石先生的細作情報,渤海高氏被舉族遷往幽州,那里也有個高景山被封為金國萬戶。臣可修書一封與他敘祖宗,勸其歸附我大明天朝。不論是否有用,至少能離間一二。”
朱銘感慨道“老先生還在為國殫精竭慮,我實在是”
彼此又聊了些瑣事,高景山的精神愈發不振。
朱銘說道“先生之嫡長孫才學過人,想必明年定能中進士。聽聞先生有一孫輩,卻是沒能考上舉人,明年可直接參與禮部試。大明新朝不行蔭官之制,我也只能做到這樣了。”
“那就讓他去試試。”高景山笑著說。
矯枉必須過正,因為宋代蔭官泛濫,所以大明才要杜絕蔭官。
今后的皇帝肯定會恢復的,但到了那個時候,就不會再造成冗官現象。
進兩步,退一步,終究還是進了一步。
讓開國大臣的子孫,直接做舉人去考進士,雖然對天下士子來說不公平,卻已經是朱銘能想出的最公平做法。
也算是恩蔭的一種方式,否則就對從龍功臣太刻薄了。
朱銘又勉勵其家人幾句,便離開高家返回東宮。
確認高景山是真的時日無多,朱國祥本人又去探望一次,然后便給這位彌留的老臣封爵。
爵位還不低魯國公
其嫡長子可以襲爵,逐代遞減爵位。
父子倆在宮里聊著爵位問題,朱國祥說“這次算是定下基調,開國文臣有大功者,肯定會給一個公侯之位,如此才能安定朝堂人心。”
朱銘說道“好人你來當,壞人我來做。今后我登基,會改一下襲爵制度。九等爵位,傳一代降一等。國公屬于第三等,傳到玄孫輩就降為伯爵了,再傳兩代只剩最低等的男爵。”
朱國祥笑道“那我就安心做仁慈圣君。”
魯國公、副宰相、太傅高景山,終究還是沒扛過這年冬天,病逝于冬至過后的第三日。
謚號文忠,追封太師、上柱國,給足其子孫排面。
元旦剛過,朱國祥突然宣布主考官名單,蕭楚和幾個翰林學士做主考。
名單公布當日,這些人就被鎖進貢院,防止中途回家泄露消息,等閱卷結束才會放出來他們負責出題,并領銜批改試卷。